[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打造一流城市青岛有6方面要提升

发布时间: 2021-07-25 08:2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没有一流产业,青岛成不了一流城市,但空有一流产业,而缺少城市的文化内涵,青岛同样成不了一流城市。

  城市发展事关方方面面,经济发展规模只是一方面,企业活力、创新策源、营商环境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同样也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能级的标准。

  对立起“学习型人设”的青岛而言,每个领域内的标杆城市,或许就是青岛要学习的“榜样”。

  2013年,广东湛江提出“学青岛、推崛起”,明确对标青岛建设一流城市。核心任务则是以青岛为标杆,取青岛之长、补湛江之短,学青岛之优、创湛江之新。

  近年来立起“学习型人设”的青岛,或许在成为一流城市的过程中,可以向各个领域内的标杆城市“求学”。

  2015年,杭州GDP达到10053.58亿元,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随后一年,青岛实现经济总量10193.29亿元,GDP首度突破万亿。曾经,青岛与杭州只有一千亿左右的差距。

  而到了2020年,青岛与杭州已经有了近4000亿的差距。差距变大,固然与青岛主动挤水分有关系,但同样不能忽视杭州五年间,年均7.0%的GDP增速,这一数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青岛“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速为6.5%。

  杭州高速发展的背后,是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深入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培育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双引擎”,加快转换产业动能的布局。

  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的杭州,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鼓励数字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又形成了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为龙头,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为中坚,“双创”为支撑的雁形企业群,以集群形式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在新制造业领域,杭州明确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目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深化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创新。

  杭州的发展理念中,主抓数字经济与重注制造业,不仅不冲突,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如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所说,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根基,是一座城市确保继续走在前列的底气,制造业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从杭州看向青岛,今年以来,青岛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显著加快,在今年5月份连续举办了两场与“数字青岛”建设相关的活动,青岛市长赵豪志带头寻求与腾讯及华为等头部企业的深入合作,足见对数字经济的重视。

  对青岛而言,尤其是对于锁定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而言,发展数字经济同样也是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走向纵深的必然语境。因为工业制造业的“触网”,一定会伴随着企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改造。

  值得关注的是,在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中设定了一个“小目标”:“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这是时隔十年,制造业重新取代服务业,再度成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五年,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的高低及与数字经济结合的程度,将成为青岛能否实现“小目标”的关键所在。

  一流的城市,应当具备一流的产业,而工业互联网就是打造一流城市的青岛,主打的产业。

  7月16日,青达环保在上交所敲钟上市,成为2021年青岛辖区第九家A股上市企业。截至目前,青岛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69家。

  若单论2021年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青岛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突出。但在A股上市企业总量上,青岛距离宁波以及无锡都有不小的差距,而上市企业总市值,青岛同样与这两座城市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资本赋能发展》一书中提到,一个城市上市公司的状况,直接反映城市的资本活力,更为根本地说,它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如果要在资本领域为青岛找一座标杆性质的城市,与青岛各方面都极为相似的宁波,是最佳选择。

  因为在青岛达到50家上市企业这一门槛前,宁波上市企业数量已达到100家,是青岛的两倍。其原因则在于宁波对资本市场的重视以及对推动企业上市的大手笔扶持力度与全流程针对性定制服务。

  正如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所说,“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做大做优做强企业,全面展示宁波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

  从宁波推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青岛要学会实现有求必应与无事不扰。在企业走入资本市场后,鼓励其多参与市场的竞争,并少一些政府的人为干预。针对拟上市的企业,青岛要加大扶持力度,用好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资源,为有上市意愿的企业,嫁接优质投融资渠道。

  但青岛毕竟不是宁波,山东也不是浙江。强省会战略下,更多要靠自己的青岛,可以借鉴无锡的发展之路。

  低调的无锡,对产业与资本的融合力度,更多是体现在盘活区域内的现有资源。尤其是针对能够展现一座城市发展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无锡的扶持称得上不遗余力。

  对科技型企业,无锡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对企业各成长阶段进行扶持和引导,建立“创投无锡”加大对资本市场后备军的培育力度,并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产业集群。同时,无锡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头号工程”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也在不断开花结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上市企业数量连年增加,是最好的佐证。

  为使企业更好地走向资本市场,无锡近年来先后落户了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苏南基地,深交所无锡路演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无锡分中心等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并与上交所、深交所、江苏高投等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资本市场中的“朋友圈”。

  当然,企业的活力并不能完全反映在上市企业的数量上。对一流城市而言,一流企业固然重要,但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岛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万,其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2271238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22551人,这一数据在省内没有跑赢济南。

  每年毕业季,城市间都会打响轰轰烈烈的“人才大战”。但比起用真金白银吸引人才,更重要的还是在城市中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就像捕鱼,广撒网才能多敛鱼。一座城市只有不断扩容高等院校数量,尤其是优质院校的数量,毕业生基数将变大,留下的人数也会增多。

  事实上,如今的青岛与深圳,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正是采取这一思路。而如何服务好优质的教育资源,青岛不妨看看合肥。

  在中科大研究遇到资金困难时,安徽与合肥伸出了援手,支持其科研事业。如今,中科大已成为全球排名领先的高校,众多科研成果在合肥实现就地转化。先共患难再同富贵,中科大现在更像是合肥的创新策源地,双方实现了互相成就。

  尤其是青岛已经拥有中国海洋大学这所双一流高校以及中国石油大学这样的业内翘楚,未来还将迎来康复大学这所“国字号”高校。如何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显然不能只靠高校“剃头挑子一头热”。

  如果说产业与科技代表了硬实力,那么一流的城市,也要有匹配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说白了就是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对企业而言,软实力体现在营商环境的优化。这一方面,深圳是青岛最好的“老师”。

  营商环境是“深圳经验”的制胜之道。早在建设初期,深圳便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作为发展重点。同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圳从2017年起,就把营商环境优化行动确定为“十大行动”之首,列为“九大战略任务”之一。

  深圳推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建立“容缺审批”,有些事项可先办理、后补证明,最大限度为市民“解绊”、为企业“松绑”。同时,营造综合成本适宜的产业发展环境,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税费负担也是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之一,用税务人的“辛苦指数”换取纳税人的“便利指数”与“幸福指数”。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这一首创条款的出台,不仅体现了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内核,亦为“诚实但不幸”的市场主体提供后续保障,将一座城市对企业家的成全,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初召开的中共青岛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提出“学深圳、赶深圳”。那时起,青岛就将深圳作为学习的标杆。

  2019年5月起,青岛将“学深圳,赶深圳”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截至目前,青岛已先后派出六批体悟实训队,近千名队员进入深圳大型企业、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切实体悟、学习,锤炼自身“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素质能力。

  如今,从深圳体悟实训所学到的先进经验与做法,正越来越多地在青岛落地。未来,青岛应该学习深圳,推出更多具有首创性的营商环境服务制度,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跟跑者”变为“领跑者”。

  话说回来,城市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城市。一流的城市,不仅要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还要有一流的城市治理水平与资源配置能力。

  走出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的上海,在今年6月又正式出台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进一步优化上海的精神气质、制度环境、治理能力以及城市氛围。

  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仅需要钢筋水泥,更需要柔情似水。城市有温度,才能涵养出有温度的人民,进而形成向心力。

  城市,以人为本。只有人在其中生活得幸福、舒适,才能有建设城市的主观意愿,城市才能实现永续发展。尤其是在城市软实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教育、医疗、交通等与城市日常运行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将升级,而这些本身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最关注的方面。

  对于想要拉大城市框架的青岛而言,如何避免新城变“空城”,更好地发挥新城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不能只靠交通项目缩短距离,更要务实做好配套工作,真正让新城变为主城。

  以上海为标杆,青岛不仅要学习其对于软实力的关注,完善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水平,更要反思:率先将城市软实力建设落在纸上的,为何不是曾领改革风气之先的青岛?

  当然,城市发展从来没有普适性样本,一座城市的生长可以选择博采众长,亦可选择“自力更生”,但归根结底,城市还是由人组成的城市,只有获得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认可,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一流城市”。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