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破解云南野生菌“基因密码”舌尖美味变治病良药

发布时间: 2021-10-22 08:2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中新社昆明10月7日电 题:破解云南野生菌“基因密码” 舌尖美味变治病良药

  “每年都有很多吃野生菌中毒的新闻上热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有毒的野生菌,从这些野生菌中找到、提取出有益成分,想办法为人类健康做贡献。”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高原菌物研究院院长马啸如是说。

  “十一”国庆黄金周,云南食用野生菌已到“落潮”季,但记者在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看到,这里依然门庭若市。近5年来,该市场年交易额连续突破70亿元人民币。

  云南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享誉中外的“世界野生菌王国”,分布野生食用菌约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的36%,中国的90%。云南全省120多个县市均有野生食用菌分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野生食用菌的重点产区和贸易区。这些野生食用菌有着独特的美味,对环境要求也极为苛刻,所以贵为山珍。

  云南珍贵野生食用菌大多为共生型,营养价值丰富,但产量低且难以人工栽培。美味的野生菌在为餐桌增添佳肴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过,很多野生菌也包含有毒成分,食用时如果分辨有误就会有中毒的危险。

  在云南农业大学内,有一所专门研究野生菌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高原菌物研究院(以下简称“高原菌物研究院”)。其科研团队对中国50余个地点进行了调查和采集,收集收藏了野生菌标本39427份、725种,菌株1557株。

  “2016年,我们就完成了100种野生菌的基因组测序,破解了野生菌基因‘密码’,并建立野生菌基因组共享数据库。”马啸表示,研究结果集中发布时,占据了全世界大型线%。基因组测序后,可以推动有关野生菌的很多研究。

  “吃野生菌中毒后能看见‘小人人’,是因其中含有致幻成分。”马啸告诉记者,通过对致幻成分进行合理利用,对抑郁症的治疗大有益处。目前这项研究在动物实验中已证明,能降低实验老鼠的焦躁反应、缓解失眠情况。

  除了医药方面,研究团队也利用基因组测序的“红利”进行野生菌的人工培育及促繁研究。目前,成功实现了羊肚菌、冬荪、大球盖菇、灵芝等7个菌种的培育及林下种植。一些无法实现人工种植的野生菌,在掌握基因“密码”后,可以在相应的环境中,实现野生菌的人工促繁。即在野外发现类似野生菌生长环境的地方,通过播撒菌丝的方式,在确保野生菌“野生”的前提下提升产量,提高当地百姓收入。

  “我们目前在努力攻克牛肝菌和干巴菌,干巴菌已经培养出共生苗木,5年内可能出菇。”高原菌物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吴鹏介绍,对于市场上单价较高的这两种野生菌,未来有望大规模推广。(完)

  山西近三万古建筑文物中,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到3%。此次受暴雨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绝大部分为低级别和未定级文物。达到比较严重状况的有 750 处,其中 84%为市、县级“低保”和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19日报道,该校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再次发现,底夸克衰变成电子和缪子的频率并不相同,这违背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为我们发现新物理学提供了佐证。实际上,今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也发现了类似现象。

  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玉院士团队李保强教授课题组与浙江农林大学孙庆丰教授、李彩彩副教授等人首次将钌(Ru)与富含空位的碳点(CDs)结合,构建了钌/富空位碳点电催化剂(Ru@CDs),并揭示了强电子结合提高电催化析氢活性机制。该材料有效地拓宽了碳点的应用范围,为新型高效析氢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将两根电极针插入肝脏肿瘤边缘,通过瞬间发射数万伏高压脉冲,在细胞膜上进行穿孔,跨膜入核,使癌细胞迅速凋亡……10月14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院)超声介入科主任董刚安全完成了第105台纳秒刀手术。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的加速融合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10月15日,在2021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一届智博会主论坛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发表主题演讲时如是说。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5G”时代的到来,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陷阱与隐患。正在陕西西安举办的“202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与会专家就如何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各抒己见;参会的上百家相关企业,也带来不少先进技术和前沿产品,全力为智能时代保驾护航。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0日发表了一项细胞生物学最新成果,德国科学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展开概念验证研究,发现在病毒表面帮助它们进入目标细胞的糖蛋白,可能促进了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聚合物的扩散。

  超导的核心原理是电子形成对。但它们也能凝聚成“四人组”吗?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以。瑞典物理学家20日在《自然·物理学》杂志发表了关于这种四倍效应和这种物质状态发生机制的第一个实验证据。

  通过破译免疫反应背后的细胞迁移机制,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和德国慕尼黑大学(LMU)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免疫系统的激活取决于时间并受到生物钟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认为,随着新能源装机、电量占比不断提升带来的量变,将逐步引发电力系统在物理形态和技术框架上产生本质性变化,从而使得新型电力系统呈现出区别于传统电力系统的一些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四化”,即:电力电源清洁化、电力系统柔性化、电力系统数字化、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

  继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后,河南第三家省实验室——黄河实验室,20日上午在郑州正式揭牌。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出席揭牌仪式。楼阳生指出,组建黄河实验室是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的先遣之举,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推动河南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

  目前,秋收已进入尾声,各地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秋冬种。“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锁定重大产业方向,设立以头部企业为依托的开放创新平台,让他们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设立的关键诉求。

  近日,浙江省向社会公布379项免费开放许可专利,企业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就能使用这些专利,使用期限在1年到5年不等。此举是我国自去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后,在引入专利许可制度基础上的一次加码创新。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五号”和“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VG70呼吸机等一批科技抗疫成果,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模型……10月20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将于10月21日—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时隔30年 云南曲靖再现4.2亿年前最大线年,最大真盔甲鱼类漫游憨鱼再次现身云南曲靖“古鱼王国”。10月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通过对4.2亿年前无颌类盔甲鱼漫游憨鱼新材料研究发现,漫游憨鱼具有与现生魔鬼鱼一样的腹面鳃孔,可能漫游于具有泥沙质基底的平坦海底,在安静滨海环境中,以滤食海底有机碎屑为生。

  当今世界,“不确定性”成为一种常态,伴随着此起彼伏的疫情,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身处竞争白热化家电行业的海信,究竟坚持了哪些“确定性”,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增长?

  20日上午,从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成功采集的奥运火种,在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火种灯的“护送”下顺利抵达北京,即将再一次在长城内外展示传递。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者李剑叶表示,火种灯的造型灵感来自“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生了显著退化,表现为地温升高、活动层厚度增大、多年冻土层厚度变薄、长期被埋藏的地下冰缓慢融化。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