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亮不亮请您支招儿

发布时间: 2021-05-26 21:2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本周,区城市管理局包周上线,在周一的《行风热线》节目中,很多听众就我区的市政道路维修、园林绿化、垃圾分类、城市亮化、路灯维护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节目中第一位打进热线的听众跟我们反映了一处市政道路路灯长时间不亮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现场了解一下,进入到今天的行风热线在行动,来听记者肖蒙的报道。

  【正文】5月24号,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海建做客《行风热线》节目,听众王先生通过节目热线反映了自己的诉求。

  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就是一个路灯,路灯有一个点不亮,不是路灯全不亮,是就有一个点。我居住在大湾港路上,我小区是海印长天小区,在天籁村到海印长天小区有一个大约30米不到的小桥,这个桥的路灯,它(路)是一个90度嘛,就这一个点的路灯常年不亮。因为这个点它是一个盲区,比较黑,一到晚上之后必须开远光灯才能看清了,开近光灯的话太危险,容易碰到人,因为那个地方经常走人。

  【正文】节目后,我们第一时间跟随王局长和区城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现场。据了解,王先生每天晚上下班开车回家,由大湾港路到海印长天小区,途中一处左拐路口是直角弯,且路灯不亮,影响驾驶安全。这路灯到底为何一直不亮?现场,区城市管理局 工程建设中心 工程三处负责人 刘晓雷向我们做了详细解释。

  当时这个大湾港路的路灯设置的就是半夜灯模式,到了晚上九点或十点以后隔一盏亮一盏,不是全部亮,是为了节能和路灯的要求。因为到了夜间再往后车辆通行的车流量比以前少一些。

  【正文】据了解,刘晓雷提到供电方式被称为“半夜灯”,是在充分运用路灯的基础上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照明的目的,是缓解城市用电紧张节约能源的有效方式之一。而王先生反映的这盏不亮的路灯,正好是“半夜灯”模式中关电的那一盏。现场我们发现,这盏不亮的路灯和前一盏亮的路灯间隔大概在40米左右,工作人员表示理论上这样的距离在合理范围内。但结合实际路况,此处路灯不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对此,区城市管理局 工程建设中心 工程三处负责人 刘晓雷回复说:

  因为这个地方是单侧路灯,这个照明不如双侧路灯照明好一些。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这个地方正好路的转弯的位置,看到上下离北边这盏路灯比较远,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考虑车辆通行安全,把它调成整夜灯模式,到了晚间整个全部亮,调整一下控制模式。下午就开始调,今天晚上再过来看一下,今天晚上把它调好。针对他反映问题的情况,我们也会进一步合理控制路灯的设置,更规范,保证通行更安全,更合理,我们也加强路灯的巡查养护管理。

  【正文】现场研究制定完解决方案后,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海建拨通了听众王先生的电话,详细解释了路灯不亮的原因和下一步问题的解决措施,王先生表示理解和满意。

  王局长:没有,不不不,您反映这个问题是对的,您也算帮助我们来发现问题了,正常来讲这个问题应该我们自己来巡查发现,结果我们没巡查发现,您帮我们指出来了。这样我们就调整一下这个模式。

  【正文】采访的最后,王局长跟我们说,虽然听众反映的是整个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小问题,但也折射出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去改善和提升的地方。

  我们即使是调成半夜灯的模式,正常来讲我们调整完之后,应该做一下巡视,这种半夜灯模式对整个某一个特定区域的照度达不到,可能行人的出行包括安全产生一定的隐患。我们自己巡查没有发现,但是我们市民朋友发现了,给我们指出来,这真是暴露出我们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到位。下一步我们想,因为我们城市管理是方方面面,也涉及到千家万户,很多应该是我们需要精细化管理的地方,我们要以这个为警醒,进一步强化我们自己在城市管理方面精细化管理这种水平,努力去做得更好,不断去提升。

  精细的城市管理,一定是因地制宜、符合人居要求的。专家的设计更需充分结合百姓的体验和感受,让理论充分的结合实际,才能真正打造出百姓宜居的生活环境。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时段,让城市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才能塑造出城市新面貌,刷新城市高颜值,也才能造就时代之美,百姓之福。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