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从A到Z谢菲尔德每一个字都是爱你的模样

发布时间: 2019-10-13 08:3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看着北京的一秒入冬,开始怀念英国的秋天。峰区的羊群悠闲吃着草;Weston Park 树叶渐黄;夏日的冰淇淋车完成了它今年的任务,开始藏了起来;但是草坪固执的青绿,让人还有一种幻觉,夏日不远。

  A 是 Arts tower,城市地标建筑,大学的骄傲,有趣的开放式无门电梯,是谢菲尔德的“惊悚”却独特的回忆。全英二级保护建筑物,英国最高的教学楼。已经运营 60 多年的 Paternoster 电梯,上下往复、永不停止,不过,你的下一站,会停在几层?

  B 是 Botanical Garden,如果住在 Endcliff,植物园是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公园永远是最早感知到秋天的信使,英国人遛娃、遛狗,而我们坐在草坪上看书,和兔子与小松鼠偶遇。

  北纬 53° 的谢菲在植物园中引入了热带馆,沙漠中的仙人掌,高大的棕榈树在维多利亚式的玻璃房内静看外面“花落花开”。

  B 是 Bakewell,峰区旅行的第一站,正宗约克郡布丁原产地,这个十分钟就能转完一圈的小镇几乎在为谢菲的英国乡村代言,临走再去 The Old Original Bakewell Pudding Shop 买一块布丁,用牛皮纸袋包好当明天的早餐。

  这可能是你在谢菲最熟悉的酒吧, Student Union 联合出品,在 orientation week 的新生 party 大概率会是来谢菲的第一次蹦迪,喝着莫吉托或者是无酒精饮品的你,在人群中紧张的拉着同伴,尴尬地看着舞池里那些不属于自己的狂欢。

  C 是 Costa,是来英国之后开始的咖啡习惯,在留英学生眼中,星巴克和 Costa 从来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暗红色的 logo、传统的玻璃杯,配着胡萝卜蛋糕,还有神奇的中文翻译“咖世家”,谁不是一边吐槽这个名字,一边手里拿着一个外卖纸杯赶着去下一节课呢?

  C 是 Cathedral,尽管你可能从未进去过,不过位于市中心的大教堂着实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圣地,也是谢菲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现在也能看到公元 9 世纪的十字架,还有晚祷时彩色玻璃透进来的三寸日光。

  这是另一个维度的谢菲骄傲,查茨沃斯庄园,也就是我们的达西庄园,峰区名副其实的著名景点,BBC《傲慢与偏见》的外景地,来英国之后周末“一日游”的第一目的地。

  在雕塑展馆想象自己是伊丽莎白,偷溜进达西庄园时的紧张;要么就是盛装站在旋转楼梯拍照时《公爵夫人》的情景再现,或者就只是和爱的人坐在庄园草坪上看“小羊肖恩”吃草,英式优雅与田园只有一线之隔。

  C 也是 Crucible Theatre,单纯看这个地名可能不够熟悉,不过要是说斯诺克世锦赛的举办地,它就是全世界球迷心中的网红地。从亨利德、奥沙利文,到我们会偶遇的国人偶像丁俊晖,这里是斯诺克精神的故乡。

  Crookes Valley Park 在谢菲的存在感也比较轻,或者很多小伙伴把它当成 Weston Park 的附属版,不过这个距离 IC 只有 10 分钟路的小公园,是平日里赶论文放松最好的地方,有着最美的湖水,澄澈的倒影,还有山坡上高大的樱花树。春天,落英缤纷。

  D 是 Diamond,和 Arts Tower 一起,汇聚了谢菲尔德的盛誉,有“全英最佳建筑”提名奖。

  在 2015 年投入使用的 Diamond,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或是“罪恶之源”,上课、自习都在其中;而对于 10 年前在谢菲读书的“中年人”,每日的路过却成了一种期待,建造 6 年的大型工地,但却从来没进去过。

  E 是 ELTC,超过 80% 的留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个痛苦体验,读预科或者语言课。4 周、6 周,或半年一年,第一个 proposal,第一篇 essay,第一个 presentation 大概率都出自于此。准备万千,熬过无数的夜,考试之前还是会连续失眠。ELTC,想说爱你,不容易。

  Endcliffe,这里作为所有宿舍的代表,作为谢菲尔德几乎最远的宿舍区,有着迷人的田园风光,兔子打洞、偶遇狐狸的故事都发生在此。而且在 Endcliffe 的一片草坪里,长眠着学校校史馆中那些声名显赫的老教授。

  第一次下课后去厨房跟着 app 学做饭,然后再和舍友分享,在记忆中尤为深刻。毕业后,我们吃遍了各色菜系、山珍海味,却永远记得在 Endcliffe 小厨房里,自己鼓捣出的第一盘西红柿鸡蛋。

  F 是 Firth Court,虽然可能从来没有进去过,但毕业时一定有张在这个 logo 下的合影,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谢菲尔德的 logo 本身。这里传言有漂亮的旋转楼梯,也是谢大主要的行政办公室,1905 年,当年的国王爱德华七世曾经亲自来此剪彩。

  Forge Radio 是谢大的校园电台,在这个匆忙的学校,它的存在感很轻。在 Student Union 二层的一个小录音室,以学生的视角,关注着这个城市。其中还有一个中文节目,叫“羽毛电台”,每周日晚一个小时,在英国,用中文发声。

  英国国菜,炸鱼薯条,承担了全世界美食界的嘲笑,而英国人却乐此不疲。更可笑的是,吃遍全英,各种炸鱼薯条味道几乎没有本质区别,虽然传说中最好吃的鱼薯在惠特比。

  G 是 Good Morning,想了很久,很少有单词可以代替 Good Morning 和 How are you 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英国人不阳光,却把礼节性的问候时时挂在嘴边。

  早上遇到遛狗的老爷爷,去买可颂的老奶奶,校园里遇到的老师同学,所有人的 morning 都是真诚的,可以点亮新的一天。

  Hicks Building,虽然我们几乎记不住教学楼的名字,特别是其他学院的教学楼,但Hicks 作为谢菲历史悠久,且是数学 & 物理系的教学楼,一直有类似于灯塔的作用。另外一个很温暖的故事,谢菲的冬天黑的很早,记得好多次傍晚从 Hicks 出来,能看到远处小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灯光。

  I 是 IC,在谢菲尔德,恐怕 IC 的地位远超过其他,对于我们来说,IC 是家一样的存在,365 天 24 小时开放,读书时那些最艰难、也最踏实的日子,都是在这里度过。雨后的彩虹,IC 的日出,都是这里温暖的回忆。

  在剪辑室里剪片子做作业,在二层仅有的几个新闻传播学的书架寻宝,期待抓住马上要交的论文的救命稻草。(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作用,还是要依靠网上数据库……)

  对小编来说,J 是 Journalism Study,是每个人专业学习,专业像初恋一样,怀抱着欣喜,经历过纠缠,最终艰难毕业……多年后,却发现做的工作好像和专业并不 100% 匹配。而工作后依旧在本专业熠熠生辉的人,就是那种和初恋走入婚姻殿堂的幸运者。

  K 对于英国人应该是 Kindom,大英的象征,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八成应该是 Kebab,西街上一家家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开的阿拉伯烤串,几乎是对英国市民美食炸鱼薯条一个最好调剂。

  L 不是 Love,对于谢菲尔德中国学生,是伦敦路,这里可能发生了最多爱的故事和故乡的味道。从伦敦路走回家,差不多要半小时,可那是每个周五晚上的必修课。

  随着时间,即使作为一个北方人,也会爱上粤菜和点心,期待每一次香港老板把热腾腾的马拉糕和艇仔粥端上桌的瞬间;还有秋天吃完桂花糕,唇齿留香。

  M 是 Mappin,谢菲当之无愧最复杂的学院,没有在 Mappin 迷过路的小伙伴,不足以在谢菲谈人生。

  工程学院大楼,1904 年就开始投入使用,是谢菲的第一批国宝级建筑,也是谢菲“最热心”的教学楼。经常是左边教室讲的是航空器风力原理,右边教室马上开始分析犯罪心理学。

  M 也是 Meadowhall,我们默默错过了市中心的麦当劳,Meadowhall 是谢村女生打开面向世界的一扇窗,这里没有顶级奢侈品,最受欢迎的一定是 top shop 之类的高街品牌和 Jack Wills 这种英国学生品牌。

  Meadowhall 曾经是一个废旧的钢铁厂,90 年装修改造开业,当时是全英第二大购物中心,不过现在只能保住前 10 名的位置。相比伦敦的著名商场,Meadowhall 最多算一个百货,不过每一次“放松”的一天,都会成为下一周努力学习的动力。

  尽管英伦只是藏在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小岛,整个国家从南开到北也不足 10 个小时,但是一个个世界级的奇迹在这里发生。谢菲尔德:钢铁之城、不锈钢之都,谢菲联、谢周三两支足球队,谢菲尔德的这些标签,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终结,它进入了教育时代。

  那时候刚到英国第一个星期,永远找不对办公室,带不对文件,听不明白他们的“专业术语”……不过,第一次 lecture,第一次去新生舞会,甚至第一次喝酒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那种紧张的悸动,开始就是一种成长。

  O是 Octagon Center,一头一尾,这个极度奇怪的名字,是谢菲毕业典礼的举办地。穿着学士服,惴惴不安的等着院长叫着我们的名字,再穿着高跟鞋小心翼翼的上台领毕业证;典礼结束后,在门口抱着谢菲的纪念小熊疯狂拍照。

  来英国之前,觉得这里有田园牧歌的恬静,伦敦世界级大都市的喧嚣,来到之后才发现这里有壁立千仞的悬崖峭壁,有高挺的栎木营造的绿野仙踪。而去峰区徒步,也变成大家来谢菲之后才有的习惯,汩汩溪流,松柏森森。

  在英国,要把 Q 送给女王,王室在英国的地位太高,除了几乎时时上热搜的梅根、凯特,女王的彩虹色服装也承包了很多次话题榜。

  英国人的温和但高傲,礼貌却又桀骜不驯,这些共同组成了他们的国民性格,一个纠结于日落与日不落之间,骄傲的英国。

  如果 W 不用来谈 Weather,那 R 就一定要用来说 Rain。对于留学生来说,英国糟糕的天气,狂风骤雨,一天下三次,一次十分钟的习惯,不出一个月我们就适应了。

  我们慢慢的和英国人一样,小雨不打伞,大雨躲在 Costa 里面,秋天穿着风衣,还有一些人买了“雨鞋”。最重要的是,在见面时勉强挤出一丝苦笑,说“雨天也是好天气”。

  S的第一个关键词一定是Sorry,这个在英国上镜率最高的单词,几乎可以表达一切情感,礼貌、歉意、友好,或者只是为了缓解眼神对视的时候的尴尬。一个Sorry,相视一笑。

  在英国,你不会错过Sainsbury,这个橙红色的便利店,几乎承包了365天的可颂、酸奶、水果和麦片。

  学生时代的我们,每一次进便利店会盘算着手里的零钱,期待着打折的水果,和特价的蔬菜,每一次去便利店,都能攒满一周的口粮,提着红色的袋子准备回家,羡慕的看着前面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风雨中抱着一束从Sainsbury带走的鲜花。

  几乎每个英国大学都有教堂,属于谢菲尔德的就是圣乔治,它是毕业照的拍摄必打卡地,但可能平时几乎从来没进去过。留心经过,会发现教堂背后的草坪里,有很多20世纪的老教授,他们在这里静静的庇佑着这个学校。

  Tram也是谢菲特色,作为成长在高铁一代的我们,其实很难理解为什么Tram是谢菲尔德的骄傲。英国第一条有轨电车,1999年开始营运,不过红蓝的配色,对红绿灯的遵循,风驰电掣的Tram是谢菲的一个象征,每年夏天最盛大的音乐节,Tramlines也用的是这个名字。

  U是Union,对于谢菲的我们,学联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初次见面的活动中心,到午餐的简餐“食堂”,到每周去寻找活动课外活动的“公告栏”,学联对于我们来说,是家一样的地方。

  毕业之前,去学联的纪念品商店买无数的毛衫、T恤、背包、笔记本……黑金的配色,紫色的设计,希望用这种方式把谢菲尔德留在身边。

  在英国,V代表的更多的是维多利亚,这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人名、地名,串联的是皇室情怀。而对于留学生来说,V代表的是胜利,颇有当年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傲气和傲骨。毕业典礼的那一天,Victory礼成。

  现在应该越来越多人会忽视这个图书馆,红棕色的建筑,在Arts Tower旁边,相形见绌。地面只有四层,一副上世纪50年代的作派,它是谢菲第一个图书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宝藏建筑,地下还藏着十几层。

  最重要的是,Western Bank Library有中文书,各种繁体简体,可能书籍的种类质量都远超过预期。

  Weston Park,谢菲校园里的公园,虽然作为城市公园,不过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把它当作草地午餐聚会地,Tramlines音乐节的演出场,冬天第一场雪堆雪人的最佳选择,夏天湖边“喂鸭子”也几乎是每个谢菲人都有的体验。这里还有最好的Arts Tower倒影,一眼万年。

  X是未知,是来时路,是身外身。许多年前,我们第一次离开家,登上飞往伦敦的飞机,迎接我们的是像电影一样的另一个世界,而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多了些许勇气,即使未来还是未知。

  Y是Yorkshire,没有把S设置成Sheffield,是因为全文都在解释S的意义,以及我们的邮编S10 2TN。

  来英国之前,我们对约克郡有各种幻想,勃朗特三姐妹的《呼啸山庄》与《简·爱》是我们对英国乡村最初的印象,而真的来到这里,坐在达西庄园的草坪上,会发现时间停住,100多年后,生活依然。

  Z是Zero,是告别,是归零。离开谢菲尔德,回到国内,回到原来的生活中,不过我们再也不是当年的自己,谢菲的一切,还在持续发生。

  回国之后,我们用一万种方式纪念在谢菲的一切,从A到Z,当年的棒球衫和hoodie还在穿,毕业小熊就放在沙发上,定制了谢菲logo的抱枕,手机壳,是家中最温暖的陪伴。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