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借拉拉队讽CBA发展畸形:花样繁多NBA难及

发布时间: 2016-01-19 15:3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那天看CBA比赛的时候跟老婆闲聊,看着场上蹦蹦跳跳的拉拉队,不仅感慨“现在CBA拉拉队,穿得比NBA的还少”。

  现在确实有这么个趋势,从球场文化上来看,CBA越来越像NBA了。比较典型的是江苏肯帝亚队,这个赛季肯帝亚集团接手江苏之后,在逗比的道上一发而不可,不仅弄出了DJ现场打碟、现场求婚等******化桥段,更是请来钢管舞女郎做中场表演,场面那叫一个劲爆,都是这种,摄影记者哪还有心思拍球员呢……当时在奇才队主场看球的时候,看过各式各样的中场表演,但钢管舞还真没看过,这也算CBA的创意之一了吧。

  没人否认CBA在追赶NBA道上的努力。例如规则,由于国际篮联的规则参照NBA做了诸多修订,CBA的竞赛规则也逐渐跟NBA靠拢,比如三分线距离的拉长以及“无撞人半圆区”的增设,鼓励了进攻。在单节比赛时间增加到与NBA持平的12分钟以后,现在的CBA场均得分有时候比NBA还高。在球场文化上,江苏队只是CBA球队建设各自主场文化的其中一个案例,在这方面,广东、深圳等球队做得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那一片蒸蒸日上,仿佛真有那么一个盛世即将到来。

  等等,为啥说“仿佛”呢?因为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看看最近赛场上的乱象,发现越来越高的竞技水平并没有换来的并不是越来越职业的联赛管理,反而弄得越来越乱套。

  马布里顶撞裁判、辽宁球迷激光笔干扰客队、广东队主帅杜峰不服裁判判罚被停赛、四川队中锋哈达迪与辽宁队李晓旭发生冲突……

  现在盯CBA比赛,比赛过程、比分那都是小事儿,每场比赛不打个架堵个客队大巴,好像比赛就差点儿意思。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不职业的现象层出不穷。

  在男篮亚锦赛夺冠之后,我曾写下这样一连串问句:“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篮球,并给他们实现自己篮球梦的平台?如何真正实现体教结合,让大学生联赛与职业联赛实现无缝对接,让球员们不必在“求学”与“练球”二选一,而是可以兼得?如何用一个长远的规划让中国篮球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风格,跟上现代篮球发展的脚步,而不是频繁换帅、始终围绕几个球星来打?如何平衡联赛与国家队之间的关系,让球迷们有更多精彩比赛可看?如果避免杀鸡取卵、榨干老将的误区,让中国男篮新老交替能够一直顺利进行?如何建立各年龄层次的比赛体系,培养更多基层优秀教练,让篮球苗子们从小就经历正规的篮球训练,而不是到长大了再‘补课’?”

  联赛打了大半个赛季,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得到认真的解决。面对这一地鸡毛,篮协除了偶尔扔出几个不痛不痒的罚单,基本上啥也没干。喊了这么多年的职业化,结果“不职业”得越来越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