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听“TA”说伴有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晚期HCC患者采用“T+A”方案联合介入治疗

发布时间: 2023-12-09 14:2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及肿瘤致死病因,其中肝细胞癌(HCC)约占85%,每年初诊人数晚期比例为39.0%~53.6%¹。众所周知,我国HCC患者绝大多数有肝炎病毒感染和/或肝硬化背景,合并门静脉高压比例高,肿瘤负荷大,且分期相对较晚,因此这部分患者治疗困难、生存期短¹。本期分享的这则伴有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晚期HCC病例,采用“T+A”方案(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HAIC,实现肿瘤完全缓解(CR)。

  2023年6月底于外院检查B超提示:右肝内低回声区,门静脉及腔静脉栓子形成。同时发现AFP升高。

  MRI提示:肝癌伴门静脉、肝右静脉,下腔静脉癌栓。肺部CT提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左肺中叶显着,结合考虑转移瘤。

  根据2022版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该患者为晚期HCC,已无手术指征,建议全身系统治疗联合局部介入治疗。故选择使用“T+A”方案联合HAIC治疗。

  该案例为初治的原发性肝癌晚期(CNLC IIIb期)患者,入院肿瘤负荷较大,伴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和肺转移。但患者肝功能及体力状况良好,故有机会进行全身系统治疗结合局部介入治疗。系统治疗选择了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1A类推荐的“T+A”方案。在使用1个周期后,复查影像即提示为PR。此后患者坚持使用“T+A”方案至今,期间肝功能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最新的影像复查提示CR。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无论是发病率,还是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早期无症状,发现后即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率高。本案例为典型的晚期一线治疗HCC患者,初治即伴有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但得益于良好的肝功能储备,经过全身系统及局部HAIC治疗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该类型的晚期HCC患者在临床中屡见不鲜。若在多年以前,往往只能放弃治疗。但近年来肝癌的系统治疗异军突起,不断发展问世的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在HCC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并成为肝胆外科医生得力的“帮手”。特别是IMbrave150研究提示,“T+A”方案在肝癌系统治疗方案中客观缓解率(ORR)达30%,BCLC B期亚组ORR高达44%。尤其在中国亚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24个月,同时能够维持良好的肝功能²。

  目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不可切除或中晚期HCC的重要治疗方式,也是潜在可切除HCC转化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³。对于肿瘤负荷集中在肝内或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病人,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HAIC治疗有着更高的肿瘤缓解率,部分病人经HAIC治疗后肿瘤负荷明显降低或大血管癌栓明显退缩,从而获得转化切除或消融治疗的机会。HAIC治疗适用于肿瘤负荷位于肝内、肝功能较好(肝功能Child-Pugh A或B级)的病人,靶向和免疫治疗联合HAIC可“协同增效”,从而获更高的转化率³-⁷。结合本案例,该患者继续治疗,有望手术切除,即为一例成功的HCC转化病例。

  转化治疗为部分术前评估初始不可切除的HCC患者创造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成功转化并实现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⁸。近年来,以往不能手术的中晚期HCC患者经过系统的靶向免疫治疗转化后成功手术切除的患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部分患者的生存也获得进一步提升。

  HCC综合治疗方兴未艾,相信通过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中晚期HCC患者的治疗结局将进一步改善,提高中国肝癌的总体生存率,让更多肝癌患者长期生存将“从理想照进现实”!

  作为项目第二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医学奖一等奖及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擅长肝胆系统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急重症肝炎、肝硬化的诊治以及各类终末期肝病的肝脏移植手术

  3.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6):618-632.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