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今又七夕我们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
今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千百年来的女子,在这一天拜织女星、穿针乞巧、期盼良缘
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说:“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
传统节日,是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反映的是一代代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创造成一个文化的日子,把一个寻常的日子变成一个充满理想光彩的日子。这是多么美好、神奇的创造!
传统节日,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契机。我们站在这些传统文化大IP的地基之上,亲近传统、感受变迁,如何为蒸蒸日上的时代凝聚更多创造力量,贡献更多当代智慧?
我国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有4个: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后来增加了元宵、七夕和重阳,端午节还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冯骥才说,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农耕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们或为了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或为了庆祝辛苦的劳作换来的收获,或为了激发生命的活力,或为了加强人际的亲情,经过长期相互认同,最终约定俗成,渐渐把一年中某一天确定为节日,并创造了十分完整又严格的节俗,如仪式、庆典、规制、禁忌,乃至特定的游艺、装饰与食品,来把节日这天演化成一个独具内涵的日子。“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个巨大和无形的力量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它蕴涵着共同的生活愿望,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以及优良的行为操守和道德传统。”
几乎提到每一个重大节日,瞬间激活一代代中国人共同情感与记忆的,一定是那些伟大的、不朽的诗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春节我们辞旧迎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元宵我们乐享人间烟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清明我们慎终怀远;“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七夕我们歌颂爱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我们祈望团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我们思念亲人。从古至今,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
中南大学教授彭昇认为,传统节日的传承与经典诗篇的传颂相辅相成。“比如我们之所以对一些经典诗篇耳熟能详,中小学语文教材功不可没。教材相关话题较容易引发热议,其原因就在于教材的教育意义及深远影响无可替代。”
作家冯骥才近些年投身于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抢救,在当代中国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他说尽管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人们并没有坐等传统的消失,而是主动和积极地与之应对,这充分显示了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觉。
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全面展开,国家非遗名录申报工作一浪高过一浪地推行;2006年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2007年国务院又决定将春节假期前调一天,把除夕列为法定放假日,同时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也法定放假。冯骥才认为,这种改变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的高度重视和弘扬。
“节日不放假必然直接消解了节日文化,放假则是恢复节日传统的首要条件。但放假不等于远去的节日立即就会回到身边,那么重温与恢复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节日习俗则是必不可少的了。”冯骥才说。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理想主义的、情感化的、美好的习俗。但重温并不是照搬或者模仿古人的形式,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与情感,“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些习俗消失了,节日唤起的情感却不会变。中秋节总想团圆,春节总要辞旧迎新,节日的情怀是不变的。”
这两年,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在科技的引领下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今年七夕节来临之际,一些地方把民俗活动由线下转到线上,直播里体验七夕习俗、云端观美景、线上听讲座即使身不能至,也不妨碍人们领略七夕的浪漫韵味,也对祈愿幸福平安的节日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以更大的历史视角观之,七夕等传统节日历经千年依然生动地存续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断衍生出“新民俗”,更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如何更好地涵养和传承传统节日?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七夕前夜,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七夕奇妙游》。每逢节日必“刷屏”,跟随着唐小妹的脚步,观众又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邂逅的“古人”,有熟悉的牛郎织女,还有另一对眷侣武丁和妇好。作为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掌祭祀,管政事,理兵戎。横亘十余载,助商朝兴盛。从妇好的墓中出土的传世国宝妇好鸮尊,正是武丁为了奖赏妇好打败异族部落而特意打造的祭祀酒器。舞蹈《今又鸮声起》就呈现了这一段三千年前刻在甲骨文上的爱情之美。
七夕节源自远古的星宿崇拜,星空下,青年从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文字里走来,咏叹山河锦绣;佳人缦立,《秀水伊人》与《星河》同游。每个节目剥离出来,都是一个可独立传播的短视频,堪称“综艺节目玩转国潮的天花板”。
从去年河南春晚爆红出圈到现在,寒来暑往,“奇妙游”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事件。担任多个奇妙游总导演的路红莉解释,“应该说,不是我们的节目火,是中国传统文化火。”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多样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提起我们的节目,有一个词会被经常提到,那就是国潮。何为国潮,国是指内容,是传统文化,潮有两个方面的意思,那就是内容的切入点符合当今的审美和价值观,表现手段则是时尚、现代的。”比如去年《七夕奇妙游》的歌曲《给女孩》,今年的《隐形的翅膀》,既展示了七夕节的习俗,歌曲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则与当下青年女性追求自强、自立、自爱的特点极度吻合。
中南大学教授彭昇说,“奇妙游”系列的成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文艺形式的创新和科技的助力。这为我们带来诸多启示:我们不应该仅仅是传统节日的享用者,还要为节日作出新的贡献。民俗是一条浩荡大河,只有新的洪流不断注入,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前景广阔的时代,我们一定会使传统节日发出更富魅力的光彩。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 (06-04) 【韩系动向682】5月韩国进口车销量
- (11-24) 热水按需定制Leader热水器今发布年
- (04-21) NBA发展联盟新军考虑将曼巴体育学
- (10-01) 美电信巨头被曝遭黑客攻击超1亿用
- (08-05) 三等功站着拿二等功躺着拿一家人拿
- (05-23) 大战一触即发RNG对阵PSG做好这三点
- (03-18) 份额124%7个TOP3卡萨帝热水器的最
- (09-04) 吉林公主岭一办事窗口:要想办事快
- (09-24) 支持大学生就业 北京邦和生物两年
- (08-14) 全运女排分组出炉朱婷遗憾江苏劲敌
- (09-16)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 (12-19) 中国中车(601766)股票价格_行情_走
- (08-07) 广东和广西的“广”是什么意思?
- (11-04) 【走进乡村看小康】吉林辽源今胜村
- (03-01) 多支球队推出一款“拉丁之夜”短袖
- (10-27) 极光森林 Aritco瑞特科携两款电梯
- (11-02) v这个标志是什么车
- (03-24) 爱普特逆境涅槃的国产“芯”力量
- (09-02) NBA2K16科比能力值降至85 詹皇94杜
- (09-25) 什么是链长?_产业_企业_概念
- (01-12) NBA掀起电竞狂潮 迈阿密热火收购自
- (03-24) 喜讯|天山建筑公司荣获“度河北省
- (05-10) 十六届四中全会
- (03-17) 17日早报:热火盼多传球哈桑 小牛
- (04-23) 首届消博会有其独特优势
- (03-30) 37《大》之重骑兵来自大神的
- (11-05) 剑魔异界录无弹窗是传言还是实锤?
- (11-11) 中国汽车行业销量逐步上行今飞凯达
- (12-28) 收评:指数午后弱势震荡创指跌01%
- (02-28) 桑德斯正式被雄鹿买断 盖帽高手短
- (09-05) 黎巴嫩爆炸一月后废墟中发现生命
- (04-26) 饭前先健身詹姆斯晒室内单车训练:
- (05-27) 小米集团-W(01810HK):一季度总收
- (07-07) 交通局回应桥梁护栏一捏就散 是怎
- (09-02) 山西襄汾饭店垮塌前视频曝光 具体
- (07-29) 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去世 优
- (09-14) 2022USNews美国大学排行榜发布蝉联
- (08-26) 主人杀人恶狗吃肉带狗演完老人与狗
- (11-03) 长春新区以强服务为项目建设“加油
- (08-05) 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