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楊家槽重生記

发布时间: 2022-05-18 20:4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5月10日,渝北區洛磧鎮大天池村,改造后的楊家槽傳統村落既保留了傳統建筑風格,又體現出現代藝術氣息。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

  2020年8月,渝北區洛磧鎮楊家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啟動,設計師胡斌和趙宇都沒有想到,原本計劃用一年時間的改造工程,最后竟花了接近兩年時間。

  4月27日,重慶日報記者走進剛於3月完成改造的楊家槽傳統村落,探尋設計師與有400多年歷史的傳統村落之間發生的“碰撞”,以及他們關於藝術賦能鄉村的思考。

  2019年,住建部在山東和重慶開展首批村庄設計典型案例研究,該課題由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副教授胡斌與四川美術學院建筑與環境藝術學院教授趙宇負責。

  “當時選點花了差不多10個月時間,期間走了好多鄉村,但許多建筑都改建過,有些地方還修起了別墅,已經完全沒有鄉村的味道了。”胡斌說。

  還有沒有沒動過,同時留有原住民的村子?在渝北區洛磧鎮大天池村,他們找到了“湖廣填四川”時期來自湖北孝感的楊氏家族世代聚居的楊家槽。

  見到楊家槽的第一眼,胡斌和趙宇感覺很糟糕:房屋破敗不堪,基礎設施落后,道路坑窪不平,衛生更是一塌糊涂。

  兩山夾一槽之間,整個村落呈C字型從高到低延伸,被當地人劃分為上灣、中灣、下灣。“中間是良田,房屋分布在依山的兩側,很難得。”在趙宇眼裡,在過去房屋建設管理不嚴的時期,這裡的村民也能共同遵守農業生產需要,把最好的土地拿來用於生產,造就了典型的山地村落格局。

  從房屋特點看,以穿斗結構的木房為主,夯土房、青石房等類型兼而有之,雖然破舊,但保留得很完整。胡斌說:“這個家族不算富庶,木雕、磚雕、石雕這些裝飾幾乎沒有,但他們充分運用木結構的力學性能,用較少的用料,打造了風格簡潔、質朴的家園。”

  最讓他們驚喜的是楊家槽的修房邏輯:這裡的房屋普遍筑台修建,豬圈等養殖場地布局在房屋一側,而非房子下方。“在不平的地方先填平再修房,這明顯帶著北方建筑的‘基因’,也是‘湖廣填四川’留下的最真實的建筑歷史!”胡斌說。

  楊家槽地處渝北區最偏遠的鄉村,從這裡走上幾百米就進入了長壽區晏家鎮。正是由於地處偏遠,經濟較落后,楊家槽的村落格局、建筑結構得以保留、延續,山水林田湖系統完整。

  盡管當時也有“楊家槽位置較偏,改出來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幫助不大”“楊家槽過於破舊,改出來效果值得商榷”等反對的聲音,但從保護歷史和文化的角度,胡斌和趙宇對自己的選擇確信不疑。

  改造這樣一座百年老村落並非易事,因為一切改造工作都必須在保護的前提上進行。

  趙宇印象很深刻:當時楊家槽有78戶農戶,但僅剩10來戶常住人口,許多村民不明白他們的來意,有人說:“我這房子可以租給你們隨便用,每個月給兩三百塊錢就行。”

  得知這是一群設計師,要對村落進行改造,村民的態度突然轉變了。對於怎麼修復自己的房子,他們提出了不少意見:把舊房拆了重建,最好建成磚房,搞得像城裡一樣“洋氣”﹔把房子、院壩面積再修大一點,路修寬一點。

  但按照“保護”的要求,這些明顯都是不合理訴求。經過與鎮、村干部商量,最后大家決定抓住關鍵少數,逐步推進。老黨員楊義昌就是首批“突破口”之一。

  楊義昌住在上灣,房子很有特色。這原本是一棟木屋,后來擴建過一次,修了一部分紅磚牆,這部分紅磚牆成了雙方爭論的焦點。

  按照文物保護的要求,把木房子修舊如舊,這一點,楊義昌能夠理解,讓他不理解的是:“既然修復了,為啥不順便把紅磚牆漆上牆漆,而非要裸露在外面呢?”

  為什麼非要堅持保留這部分紅磚牆?胡斌認為,這些看似格格不入的元素正是楊家槽最真實的存在,是歷史的痕跡,體現了村落的發展變化,“我們不能讓一個村落在一夜之間‘穿越’到現代,這是不合理的!”

  在楊家槽,這樣的矛盾沖突一再上演:村民陳超的房子原為夯土房,但地基發生沉降,房屋開裂。按胡斌的想法,就應該把夯土房恢復並加固。但陳超本人極不情願,稱已住膩了土房子,想住磚房。最后雙方協商,採取折中方案,將土房拆掉改建了木房。

  正在改造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村民樊賢碧坐不住了,趕緊把修新房的計劃提上日程。

  得知這一突發狀況,胡斌第一時間上門了解情況。得知對方要修磚房,他再三勸說無果后,隻得提出免費給她做房屋設計。“平時都是別人請我去設計房子,我還不一定會接,沒想到她竟然拒絕了我。”從業生涯第一次被拒絕,胡斌失落了好久。

  最后,一棟醒目的磚房還是在中灣拔地而起。為了整體協調性,胡斌經過多次協商,讓房子的外牆涂上了土黃色的牆漆。

  村民要求院壩鋪花崗石,平整,但趙宇想恢復老石板,反復協商后,選擇了花崗石、老石板混鋪﹔村民要求屋頂換新瓦,胡斌卻想重新利用舊青瓦,最后屋檐下方蓋上了新瓦,舊瓦被移到屋頂看不到的地方﹔停車場布局在上灣,下灣人覺得吃虧,要求也建一個,考慮到村落內部格局不能破壞,趙宇從村落背后專門規劃了一條道路通往下灣停車場……

  正是這些“博弈”的過程,使得項目建設時間超出了預計,但胡斌和趙宇認為是值得的。

  “這其實是理解生活的過程,我也學到很多。”胡斌坦言,起初對於村民的要求,他覺得是無理取鬧,但在接觸、溝通過程中發現,情況並非如此:他們不願住老房,是因為老房潮濕、採光差、虫害重。

  在后來的修復過程中,胡斌也從實際生活出發,給有要求的村民屋內鋪上了地磚,屋頂也合理設計了天窗,讓房間更加明亮通透。

  上灣李華珍對“新房”很滿意。木牆板仍然舊舊的,但已被重新補上漆料,不走近細細觀察,幾乎看不出修補痕跡。室內整體通透明亮,臥室很寬敞,舊的木架床、木桌還在用,還成了設計師眼中的“亮點”﹔廚房是一排櫥櫃,台面上燃氣灶、洗菜盆一應俱全。更讓李華珍高興的是,房屋上方原本只是一間破舊的小雜物間,隻能堆放糧食和柴火,改造后這裡成了一間整潔明亮的小閣樓,可以住人。

  李華珍的家位於楊家槽改造的核心點位。這一片地勢平坦,房屋連片,還環繞著兩個大池塘。經過設計師的改造,池塘邊廢棄的豬圈被改成石牆、木欄、瓦檐組成的“鄉村會客廳”,閑置農房也被打通形成了一個較大空間,為今后楊家槽的發展鄉村旅游預留了場地。

  李華珍去年從長壽搬了回來,目前,楊家槽常住人口增加到了30余戶,有人還打算開辦農家樂。

  初夏時節行走在楊家槽,農房看上去依然老舊,村子裡仍然一派寧靜祥和,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鮮花點綴,水田裡數隻鴨子正在嬉戲,有老農背著鋤頭從山間小路走過。

  只是,在看到沒有改造的房子以及不少人家陽台上的羅馬柱時,胡斌還是會有些遺憾,但越來越多村民開始在院壩栽花種草,又讓他倍感欣慰:“村民對美都有樸素的理解,如果我們的設計,能讓他們對建設美好家園有更高的追求,這就實現了藝術賦能鄉村的意義!”本報記者 栗園園

  5月4日,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發布推出《有種重慶人的幸福,叫“口袋公園”》之後,引起不少網友共鳴。有留言稱,“‘口袋公園’的建設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重慶從群眾點滴需求出發,辦好一件又一件民生事、暖心事。應該說,‘有一種幸福,叫生活在重慶’”。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發布特推出《有種重慶人的“幸福”》系列報道,呈現這座城的砥礪奮進和重慶人的兼容並蓄,感知一群人,激勵一座城,一起向上向未來。…

  人民網重慶5月17日電(劉政寧)近日,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聯合開州區公安局成功偵破全市首例擅自發行股票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為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877萬余元。 前期,開州區公安局收到舉報,開州某水電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連某某涉嫌擅自發行股票。…

  大足區“川劇藝術傳承培訓基地”授牌儀式。大足區戲劇曲藝協會供圖 這是一座小小的古鎮,歷經千年風雨,隻剩一條長不過600余米的老街。…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