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用青春书寫戍邊情——記崇左邊境管理支隊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渠历抵边警务室

发布时间: 2022-05-06 15:0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渠历屯后山植被茂盛、山环岳绕,地形地貌复杂,纵深长,管控难度大,走私、贩毒、偷渡等跨境违法犯罪活动曾一度较为突出,在最严重的时期,50多名村民因各类不同违法犯罪遭受法律的惩罚。如今,渠历屯村民遵纪守法,辛勤劳作,积极参与到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中。

  中新网广西新闻5月4日电(韦素烨)凭祥市坐落在祖国南疆边陲,有着国家一类口岸友谊关口岸,浦寨、弄尧2个边民互市贸易点,是广西对接越南合作发展的国际大通道,是中國面向東盟國家開放合作的前沿地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門戶。而早在20世紀90年代、在邊民互市貿易點沒有設立之前,憑祥市友誼鎮卡鳳村渠曆屯的村民就已經開始了邊貿往來。渠曆屯是一個典型的抵邊屯,距離邊境線公裏,與越南諒山省文朗縣新美鄉僅有一山之隔。

  渠曆屯後山植被茂盛、山環嶽繞,地形地貌複雜,縱深長,管控難度大,走私、販毒、偷渡等跨境違法犯罪活動曾一度較爲突出,在最嚴重的時期,50多名村民因各類不同違法犯罪遭受法律的懲罰。如今,渠曆屯村民遵紀守法,辛勤勞作,積極參與到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工作中。是什麽改變了這個屯的屯風屯貌?沿著屯口筆直的水泥路,走進渠曆屯,在後山腳下一個用村民舊房改造的一個警務室,筆者見到了在這裏駐守了兩年的兩位青年民警莫程程和袁慧。

  “這裏雖然窄了點,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啊。”民警莫程程介紹起來,在這面積不足30平米的房子裏,放著屯裏常住人口90余戶270余人的資料,承載著兩位民警600多天的衣食住行。“在這裏條件生活條件比較簡陋,經常沒水沒電,夏天蚊蟲多,冬天房子透風,還好現在也適應了。”兩年的駐村生活,讓兩位民警已經跟上了大山裏的節奏。

  96年出生的袁慧是原武警廣西邊防總隊勤務保障大隊的一名戰士,四年炊事員生涯並沒有磨滅他衛國戍邊的初心,籌建渠曆抵邊警務室,他第一個報名去警務室駐守;得知國內疫情形勢嚴峻,袁慧甚至兩次推遲婚禮,全身心投入到屯裏的防疫工作中。莫程程2013年大學畢業,入警後長期在機關工作,長期和辦公室電腦打交道。2020年8月,他告別舒適的城市生活,主動申請到渠曆抵邊警務室駐守。

  起初,看到民警在村子裏進進出出,村民們還略生分地叫著“莫警官”、“袁警官”;過了不到三個月,莫程程成了“小莫”,袁慧則是“阿袁”。“那段時間,每天微信步數有一萬步以上。跟老鄉們混熟了,他們才會當你是自己人。”爲了全面掌握渠曆屯群衆的信息,兩人用雙腳遍訪渠曆屯90余戶人家,對每家每戶逐一建檔管理。“對邊境轄區的管理,其實是對邊民的管理。我們以真心來換取群衆的支持,通過管人來控邊,才能抓到邊境管控的關鍵。”在走訪過程中,莫程程和袁慧總結了“十六字”工作要訣:“常態走訪、分級管控、精准施策、宣傳發動”。村民們說,兩位警官天天見、時時見,是用腳步丈量渠曆屯的“活地圖”,各家各戶住哪、這塊地是誰家的,他們都一清二楚。

  “我們發現裏面藏著些衣服,好像有人呆過。”2021年6月初,有村民跟莫程程和袁慧反映了一個情況,後山玉米地附近發現了一條新開辟的小路。“行,那我們一起去看一下。”莫程程和袁慧叫上幾個村民一同前往巡查。

  “程程,你看這邊石頭縫裏,有一件白色的上衣和一雙襪子。”袁慧用手扒開灌木叢。“這應該是‘他們’到中國這邊之後,換下的衣服。”一旁的村民說。莫程程和袁慧經過仔細搜尋,在這條隱蔽的小路兩邊還發現有口罩、散落的礦泉水瓶等,明顯是近期抛棄的生活物品,兩人判斷這裏肯定有人停留過。

  “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每一個非法越境人員都有可能攜帶病毒,甚至是變異毒株。如果這些不法分子未經核酸檢測、未經過隔離進入國內,後果將不堪設想。”經過半個多月的缜密偵查,2021年6月24日,民警在渠曆屯後山抓獲5名非法入境人員及本屯的“蛇頭”梅某,斬斷了境外疫情非法入境傳播渠道。

  駐村至今,渠曆屯警務室共查獲涉嫌非法出入境人員84人。“單靠我們兩個人,是發現不了這麽多線索的。全靠鄉親們及時告訴我們線日上午,在封控點守邊的邊民何叔看到兩位民警爬山前來踏查界碑,便主動打招呼:“小莫、阿袁,今天是大年三十,你們咋不放假,還出來邊境界碑巡邏呀?”

  “何叔,你不也是在堅守崗位嗎,”莫程程笑著說,“我倆閑著沒事,出來轉一轉。”

  “哎,那好,我半個多小時前看到老劉往1099號界碑方向走過去了,到現在還沒回來。你們要不去看一眼?”

  莫程程和袁慧對視了一眼,“走,我們去1099號界碑看看。”兩人沿著山路走了10多分鍾,來到1099號界碑,觀察了兩條便道,沒發現有異常情況,接著又爬另一座山,踏查1098號界碑……中午12時許,踏查界碑一無所獲的兩名民警原路返回,前往老劉家中敲門進行家訪。老劉的妻子正好就在家中。她告訴民警,老劉是去山裏采藥了,春節前娘家人欲來探親,但是她想到疫情防控政策,便婉言拒絕了,並保證一定嚴格遵守中國的有關規定。兩名民警長舒一口氣,連忙表揚她做得對。

  基層民警,是鐵面無私的執法者,更是人情味濃得化不開的“黏合劑”、“百寶箱”。渠曆屯裏的每一天,都有數不盡的東家長西家短、道不完的辛酸笑幸福淚。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說,“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莫程程和袁慧深以爲然。把村民視同家人,把渠曆屯視爲自己的第二故鄉,莫程程和袁慧已經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渠曆屯道路崎岖,縱橫交錯,在這裏不管是巡邏或是走訪,民警基本上只能靠步行或者駕駛摩托車,聽說上級要配發警用摩托車,莫程程和袁慧爲了更高效的幫扶村民,他倆立即到駕校報名學習摩托車駕駛技術,通過的努力,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考取了摩托車駕駛證。現在村民聽到“突突突”的摩托車聲,大家就知道小莫和阿袁趕來了。

  “那邊怎麽有那麽響的機器聲?”袁慧指了指警務室後面的房子,“那邊不是鄂大哥家嗎”,“這聲音,好像是在打(收)玉米,走,去看看”,莫程程、袁慧騎上警用摩托車一溜煙兒過去了。鄂大哥一家是屯裏的重點幫扶對象,戶主鄂大哥手腳不便,還說不了話,妻子是外籍通婚婦女,兩人生育了一個幼小的女兒,而父親鄂老爺子已經年過80,雙腿也有殘疾。一大家子人,居然是靠著四歲多的小朋友充當起了和民警溝通的橋梁,簡直不可思議。莫程程和袁慧到了鄂大哥簡陋的“家”,熟門熟路地坐下來幫忙剝玉米。鄂老爺子坐在板凳上,含糊地說著當地的方言,他說一個詞,孫女小雪就給民警“翻譯”一個詞。“你們,有心,幫助,一直,沒有,對不起,謝謝,你們”,莫程程和袁慧趕忙說,“應該的,應該的,你和爸爸媽媽爺爺說,這是叔叔應該做的。”

  “小莫!我在弄懷邊貿點打包(貨物),真趕不回來了,能幫我接下小孩嗎?”這天,村民阿玲打電話給莫程程問到。“當然沒問題。”從警務室開著巡邏摩托車到弄懷小學,也就10分鍾的路程,阿玲的女兒小钰遠遠看見莫程程和袁慧,笑著小跑過來,“叔叔你們又來接我啦。”“你媽今天忙,沒空,你今天功課寫了沒有啊?”在屯裏,像阿玲這樣因爲務工無暇一直照顧小朋友的家庭還有很多,甚至還有父母正在服刑的特殊家庭。“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他們也能感受到生活的苦澀。在孩子身上多傾注一點心血、多培養好的習慣,這個家才有未來。”只要村民需要幫助,“莫叔叔”、“袁叔叔”盡可能地接送小朋友們上學,給他們輔導功課。

  “今天是周五了。”袁慧在巡邏時突然自言自語。莫程程不以爲然:“周五了,所以呢?這裏可沒有周末。”“所以,我們該去老趙家了。”莫程程和袁慧准備好水桶和毛巾,騎上摩托車直奔五保戶、90歲高齡老人趙直明家,一個人扭幹毛巾擦澡,另一個給老人剪指甲。每個周末,他們都到老人家中,爲他做一頓飯,洗一次澡,打掃一次衛生,就這樣雷打不動一直堅持了兩年。“老人親人不常在身邊,阿袁每次都會准備幾個拿手小菜。”老人的鄰居豎起了大拇指。

  李承良老人是屯裏有名的擁軍模範,年輕時曾擔任民兵排排長,參加對越自衛戰時他在一次運送物資的時候,踩中地雷被炸斷了一條腿。後來部隊請醫生爲他裝上了假肢,他平時也爲部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13年李承良獲得了中國年度雙擁人物提名獎,多次獲得崇左市擁軍優屬先進個人、擁軍模範稱號。這一天,2021年1月4日上午,李承良老人駕駛一輛電動三輪車至弄懷送孫子上學,在回家途中經過渠曆屯路口時,爲避讓一輛工程泥頭車,老人駕駛的三輪車不慎側翻,導致其右肩骨粉碎性骨折。

  莫程程和袁慧聞訊,一起來到醫院走訪看望李承良老人,“現在啊,如果不碰到傷口,好像不痛了,”老人悻悻地說,“但是一躺下睡覺的時候,會痛得受不了。”

  “已經過了23天了,老人現在還是這種(未治愈的)情況,如果你們真心想解決問題,不擔起責任肯定是不可能的。”李承良老人出院後,莫程程和袁慧聯系了兩家涉事工程公司,就老人住院治療費用進行協商,但是事故發生路段由兩家公司共同施工,這兩家公司都不願意承擔李承良老人的醫藥費,互相推诿扯皮。“平時都是一標施工方的車多,路是他們壓爛的”,“那天老人避讓的,也有二標工程隊的車”。

  莫程程和袁慧多次到施工方進行勸說調解,同時積極聯系聯合調解室,從法律層面尋找解決此類民事糾紛的方法。“現在兩方各承擔一半的責任,共賠付老人的醫藥費6800元,有異議嗎?”經過三個多月的說服調解,最終兩家渉事公司與李大爺簽訂調解協議書,支付老人醫療費用6800元。最後,爲了方便李承良老人出行,民警還爲他在家門口鋪上了水泥路。李承良老人無語凝噎,緊緊抓著民警的手不肯松開。

  人民警察不負人民期待,警民之情血濃于水。2022年1月10日這天,渠曆屯村民小組組長趙劍小和村民代表熙熙攘攘、熱熱鬧鬧,來到渠曆抵邊警務室,帶來了一面印有“抵邊駐守、貼心服務,警民魚水、親如一家”的錦旗和一本紅通通的“渠曆屯榮譽村民”證書,還有菜籃子裝著土雞蛋和自家種的蔬菜,祝民警警察節快樂。

  “這真是雙喜臨門。”莫程程激動地說道,“從今天起,我和袁慧就正式成为渠历屯的一员了。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也是鞭策,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为人民谋福祉作为至高价值追求。”友谊关边境派出所渠历屯抵边警务室驻村民警深入践行”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精神内涵,探索出了一条能够真正“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守护平安”的群众工作道路,他们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真情实意地相待,生动展现了驻村民警“为民、爱民、亲民”的时代风采,赢得了村民群众亲切爱戴。

  袁慧、莫程程是友谊关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代表,该所共有23人,平均年龄27.4岁,其中95后民警11人,他们扎根边境,担当使命,用青春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南疆,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了人民。(文中群众除李承良老人外均为化名)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