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小微向“专精特新”迈进中腾信助力金融机构精准帮扶

发布时间: 2021-02-09 17:0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进入2021年,中小企业继续在压力中前行,金融业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日前,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召开并提出,要聚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一目标;同时,要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小企业仍面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愈来愈多的中小企业告别粗放发展,向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迈进,但因传统可抵押物少等特点,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

  以北京为例,民建北京市委关于高精尖产业方向、具有科技企业特征的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达38%,72%的样本企业在近1~2年有融资计划;当前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现有银行体系仍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服务手段和创新能力不够等问题。

  对此,民建北京市委建议,需要深化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明确发展定位,创新金融产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则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如加快完善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提升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适配性和精准性。

  除了监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成为题中之义。

  上述会议提到,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看来,相比敢贷、愿贷,更应该关注能贷、会贷。若想提升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可持续性,银行必须提升会贷的能力,才能做到敢贷。

  加大对金融科技的使用,同时以数据为基础展开风险识别,被业内视为银行提升能贷、会贷能力的核心手段。市政协委员、中国银行首席科学家郭为民提出,金融机构充分应用数字货币、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解决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可抵制押和资金流向监控问题,挖掘出真正有融资需求、有还款能力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实现融资效率和可得性双升、融资成本和不良率双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有能力自主建设金融科技,尤其是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较为缺乏的中小银行。与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与经验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借助其实力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从场景挖掘、客户管理到精准风控快速迭代升级,成为当下的主流选择,也是监管鼓励的方向。

  以专注获客和风控的金融科技服务商中腾信为例,其在多年业务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服务长尾客群的经验,打造的精准营销引擎等获客工具,可对客源进行风控初筛,并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效精准的获客解决方案,提高其对潜力小微客户的识别能力。

  风控辅助上,中腾信持续投入自主研发,在生物识别、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使用上取得突出成果,并已成熟应用于智能获客、智能风控、智能反欺诈、贷中决策、贷后管理等业务场景中,可帮助合作机构快速提升服务能力,效能经市场验证。

  克服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这个难题,实现金融稳定持续地服务好中小企业,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中腾信愿以更开放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赋能合作机构,为国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添砖加瓦。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