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全省首家地市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杭州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启用

发布时间: 2023-11-03 14:2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走进小营公园17号,白墙灰瓦,居民怡然自乐。一座典型传统江南民居院落,白墙上用红色的印章镌刻着:“全过程人民民主”。

  11月2日,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杭州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下称“中心(总站)”)在这里正式启用,这也是全省首家地市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人大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推开一扇木门,一座雕塑矗立眼前,它的名称叫《权力属于人民》。雕塑的场景是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以后,北京政法学院的学生正在赶制宪法宣传的模型。

  雕塑上有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出自1954年宪法第二条,也是我们现行宪法的第二条,16个字,70年来一个字都没有改。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1954年,杭州市及各区县市人民代表大会相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开始了在杭州的生动实践。从1954年7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到2023年2月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杭州市共召开了62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立法,是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1986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取得了地方立法权。1987年《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审议通过,这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到现在还在实施。杭州历来重视西湖的保护,为了从立法高度保护西湖,专门立了三部法规:《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

  在中心(总站),有许多细节生动反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代表“笑脸墙”上,面对我们的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是杭州市的500多名市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决定树,以杭州市市树——樟树为原型,树上的24个决议决定,历届人大常委会的都有,内容上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领域。

  中心(总站)门牌号17谐音“一起”,寓意着人大与人民在一起。在展览的地方立法、人大监督、人大元宇宙、实践高地等区域,都设置了专门的民情民意通道,观众可以通过线上留言、互动交流和模拟提出代表建议等渠道,对地方立法、专项监督、重大事项决定、民生实事选题等领域提出意见建议。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