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中庸而不平庸的“中间人”

发布时间: 2022-08-16 17:5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正在热映的《独行月球》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鉴于这不是一篇影评,我们就不啰唆了。电影之外,让我感兴趣的是沈腾贡献了一个概念“中间人”。

  “中间人”一词早已有之,大抵无非中介之义。而沈腾饰演的角色自我描述为中间人,指向的是这样一个意思:无论什么方面都是人群里靠中间的,既不突出也不垫底。正因为平常不起眼,所以紧急撤离时,没有谁想起要通知他,把他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上。

  在大众语境中,一个人不优秀、不突出,通常会被视为平庸,由此造成的事实是,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平庸者鄙视平庸,似乎构成了某种悖论,其实背后自有其自洽逻辑。

  大众文化往往给少数成功者打上镁光灯,他们成为大众追随、追捧的对象。生子当如孙仲谋,许多人此生无法实现自己所理解的关于“拒绝平庸”的梦想,于是把它延续到了下一代。

  从正面角度,“拒绝平庸”催人奋进、使人向上,不乏积极意义。问题是怎样定义成功?庸俗成功学屡受批判,但依然趋之者众。从更崇高的意义上说,那些为人类福祉、为文明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的杰出人士,堪称成功,这当是更被主流话语认可的定义。如果是在这个层面上追随追捧,确实也更符合人们的道德期待。

  但杰出人士之所以冠以“杰出”两字,正是因为其稀少。假如芸芸众生都是杰出人士,反而会迎来“杰出人士”这个词语的消亡。

  所以,更多也很努力也在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们,只能是“中间人”。他们不显山露水,平常泯然于众,但是如《独行月球》中的主人公一样,在面对危机时他们能克服许多困难,解决许多问题,甚至也能舍生取义。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我宁愿说这样的“中间人”中庸,而不是平庸。(林如敏)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