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一个军装备4000多挺冲锋枪日军上来拼刺刀直接横扫过去

发布时间: 2021-09-16 08:4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我们知道,日军有所谓擅长白刃战的说法,在我国抗战老兵的回忆中,也多有日军拼刺刀能力较强之类的描述。

  其实二战本不是冷兵器之间的对决,拼刺刀一般只发生在短兵相接的阶段。在我国战场上拼刺刀的情况较多,主要是因为我国军队的火力贫弱,而日军又素有白刃突击的传统,故而此类战斗相对较多。

  比如日军在与国军的攻防战中,日军一般处于攻势,其具有火力上的压倒性优势。而所谓的拼刺刀往往是其炮火大量杀伤国军,并在冲击过程中又以枪弹扫射,甚至还大量施放毒气后,日军才端着刺刀冲上阵地。

  此时防守的国军往往已经伤亡不小,建制已被打乱,加之体能、训练、组织程度均不及日军,故而难以在白刃战中占得优势。

  而在我军与日军的作战中,经常是我们主动发起白刃战。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根本上来说还是火力不足。

  八路军的步兵一场战斗经常只能打几发子弹,而且还希望在战斗后缴获对方的弹药,故而通常不与日军进行火力对耗的作战。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一般只进行麻雀战袭扰对方或在紧急情况下打阻击战。而在我能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则在短促火力射击之后便发起白刃冲锋。日军虽然单兵拼刺能力强,但我们往往是三个甚至好几个打它一个,一般也能解决战斗。

  对于这种情况日军也是知晓的,所以它们认为自己的白刃战能力还是没有问题,毕竟其觉得这些小战斗之所以输掉,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参战兵力太少所导致的。

  因此,日军对于其白刃突击的传统和能力仍然相当迷信。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作战中的顺利,又进一步加深了日军的这一认识。

  而当美国回过神来,战争机器全力开动,大批正牌美军开过来后,日军再这么搞基本就是送死的命。

  因为美军这样的军队,它的火力是非常猛的。日军的炮火对美军构不成多大威胁,更无法对美军阵地造成多大损伤,同样也无法大量杀伤美军。

  这样当日军的步兵发起冲击时,美军阵地几乎是完好无损。其步兵在冲击过程中便会被美军的拦阻炮火大量杀伤,待其接近后又遭到机枪火力的密集扫射。日军步兵的战斗力是强,可当残余日军冲至几十米距离时,所遭遇的又是美军的冲锋枪扫射。

  日军倒是想跟美军拼刺刀,可是最终能冲到拼刺刀距离上的日军实在是不多,到时候还是以少打多,自然是吃大亏了。

  到后来美军大范围展开夺岛作战时,其占领阵地后,也是引诱日军来攻,通过在日军进攻过程中将其大量杀伤,这是最好的打击日军的方式。

  而日军被美军的这种火力碾压打掉信心后,往往会采取所谓的自杀冲锋来终结战斗。

  美军对此自然也是乐于见到,毕竟日军的这种冲锋大部分还真的是自杀,并不能给美军造成多大损失。美军最头痛的反倒是日军缩在一个个堡垒中死战,这反倒令美军伤亡不小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

  因此到战争后期,有的日军军官就下令禁止自杀冲锋,而在死守战斗中不断消耗美军,所以美军在这些战斗中付出的代价也就更大了。

  之前很小的时候,看过日军白刃冲锋遭遇美军密集火力,尤其是冲锋枪扫射的纪录片。当时就想,我们的军队要是有这种冲锋枪,那还跟日军拼什么刺刀呢?直接扫过去,不给它拼刺刀的机会岂不是更好?

  实际上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国家还真有这种大量装备冲锋枪的部队,而且也的确给了日军大量的杀伤。

  1942年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新22师和新38师的余部退入印度,随后以这两个师为基础组建中国驻印军。

  随后国内又空运了第14师、新30师、第50等三个整建制师及大量兵员和技术兵种到印度,使得驻印军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

  按照编制,驻印军的每个步兵班除了装备一挺轻机枪外,还装备了两支冲锋枪。实际上驻印军的基层军官和辅助作战部队也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冲锋枪。

  1944年,新22师统计所部武器装备,装备了1461支冲锋枪,这个冲锋枪的实际装备量其实就是超编的水准。

  而1945年新1军统计所部武器装备,所部共计装备冲锋枪4097支,一个军装备的冲锋枪超过了4000支,平均每个师装备的冲锋枪也超过了1000支。

  日军中是极少装备冲锋枪的,而在缅北丛林由于树木相隔,两军的交战距离往往很近。当两支军队在密林中打了照面,这边直接就是一排冲锋枪横扫过去,而日军却以三八大盖回击,想想会是什么结果?

  在全面抗战爆发时,中国军队就装备了一部分冲锋枪,其中以晋绥军和川军刘湘部为多,因为他们的兵工厂可以仿制冲锋枪。晋绥军部队中,当时冲锋枪可用装备到步兵班,大约每个班有一支。

  这种近战火力当然可以在与日军的短兵相接中发挥作用,但这个作用发挥得不是太大。

  主要原因是日军当时具有整体上的火力优势,在其步兵冲击时,中国军队已遭很大的损伤。而晋造冲锋枪本身质量影响了性能的发挥,加之有的冲锋枪手过早开枪,因此弹药消耗了不少,但未能给日军以重大的杀伤。

  这个团构筑的阵地是多线纵深阵地,有大量交通壕和掩蔽工事。日军炮火准备时,该团在一线只有少量兵力,故而伤亡小。而待日军步兵冲击时,该团生力军则进入阵地,也不提前开枪,等日军进到四五十米距离时再开枪,取得了较好的战果。

  当时我军也装备了少量冲锋枪,主要是之前缴获晋绥军的汤姆逊,后来全面抗战爆发后阎锡山送了一部分,自晋绥军溃军处又收集了一部分,全军大约有几百支。

  这些枪一般装备在警卫部队中,关键时刻会使用。到百团大战时,129师各阶段还有冲锋枪参战。

  不过受限于晋造冲锋枪的质量的弹药,这种枪逐渐淡出了主力部队,而是装备到了武工队等单位中。在冀中武工队的实战中,曾出现了日军“扫荡”中队误以为晋造冲锋枪的连发为轻机枪声(注:当时日军以机枪来判断八路军的部队性质),以为八路军主力出现而一度撤退的战例。

  由于抗战中不再生产新的冲锋枪,因此从全面抗战初期到中期,我国军队使用的冲锋枪便越来越少,直到驻印军又开始大量装备冲锋枪。

  首先,驻印军装备的冲锋枪质量好,都是正经的美国造,性能自然是没得说;而且装备的数量很大,每个班至少就有2支;另外不用担心弹药不够用,美军甚至可以能直接空投大量弹药到一线部队。

  其次,驻印军兵员素质较高,且经过正规培训,对枪械的保养和性能有很好的了解,故而能发挥出冲锋枪的威力。

  而此时驻印军对缅北日军还有整体上的火力优势,日军无法通过其他火力压制和杀伤驻印军,反倒自己受到压制和杀伤。

  这种情况就像太平洋战场上的日美对决一样,反倒放大了冲锋枪的使用效果。毕竟对冲锋枪手来说,他们直面的往往就是端着三八大盖的日军步兵,而不是像1937年的晋绥军那样得顶着日军飞机大炮的轰炸等待开枪的机会,更不会像八路军那样打冲锋枪还要数着子弹来打。

  到1945年初随着滇缅路的打通,大批美械运抵国内,有的部队也换装了美式冲锋枪。在湘西会战时,国内战场的日军便遭到冲锋枪的大量杀伤。

  日军素以武士道白刃战见长,鼓噪咆哮挥刺刀,直冲我军,这时我军拥有美械近战武器冲锋枪,数步之内向密集日军迎头扫射,日军中弹纷纷倒地。

  所以,不是说日军本来就比中国军队能打仗。要是有好的装备、好的训练,国军的战斗力都能翻上好几倍。

  对我军来说,只要子弹稍多点,日军的伤亡就不知道得多多少。但没这么好的条件,照样不能低头,就是没子弹去拼,也到拼到最后,而我们也确实拼到了胜利的那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