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贵阳乒乓“少年军”

发布时间: 2021-09-02 21:1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近日,2021年贵州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落下帷幕,贵阳市代表队在比赛中斩获佳绩,共获得六金五银。其中,女子甲组获得双打第一、单打第二,女子乙组获双打第一、单打第二、混双第二,男子丙组获团体第一、单打第一、单打第二,女子丙组获团体第一、单打第一、单打第二。

  事实上,这支队伍在前一年的同一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仅为第七名。而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便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贵阳市的这支代表队作为一支业余训练队,学生队员们将有限的课余时间全部投入乒乓球训练,在学习生活之外,用乒乓球架起一道通往梦想的桥梁。

  傍晚7点,走进位于贵阳市乌当区实验小学的乒乓球馆,“乒乒乓乓”的声音不绝于耳,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映入眼帘。

  十几个穿着运动服的青少年在球桌前卖力地练习正反手攻球,脚下灵活地移动着。汗水已经布满他们的额头,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和专注。

  “好球!”“漂亮!”馆内不时能听到这样的呼喊。这是贵阳市青少年乒乓球队的训练日常。

  乌当区实验小学是贵州省乒乓球特色学校,校内有一块占地700余平方米的乒乓球馆,里面配备了14张专业乒乓球桌和2台智能发球机。通过在全校开设乒乓球课程、在课间推广乒乓操,学校营造起了浓厚的乒乓球运动氛围,实现了全校学生2000余人每人都能打“一两手”乒乓球。

  2020年,在贵阳市没有乒乓球专业队的情况下,以这支校园乒乓球队为主力形成了贵阳市青少年乒乓球队。队伍以业余队的模式开展训练,队员全为在校学生,日常训练被安排在队员放学后的两到三个小时以及周末的全天。到了寒暑假,还会有一段时间集中紧凑的冬训和夏训。

  1994年出生的毛鑫曾经是贵阳市体工队乒乓球专业队的一名运动员,也加入过四川省乒乓球队,曾多次代表贵州参加全国运动会以及国家乒乓球集训队训练,退役后的毛鑫回到贵州成为了一名乒乓球教练,目前,主要负责贵阳市青少年乒乓球项目的训练、竞赛等工作。

  毛鑫告诉记者,贵阳市青少年乒乓球队自组建以来,经历了不平凡的两年。队员们克服困难,在兼顾学业的同时保证每天较高强度的训练,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接连在2020年、2021年举办的中国乓协国青、国少集训队选拔赛和2021年贵州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佳绩,队员牟宇栋还在2021年全国少儿乒乓球锦标赛中与外省队员组队获得男子团体第四名。

  8岁的牟宇栋练球不久就显现出了在乒乓球运动上的天赋。放眼望去,牟宇栋是馆内练球的孩子中体型最瘦小的,0.76米高的乒乓球桌几乎到他的前胸位置,因此,他打起球来会吃力一些。但牟宇栋却打得很认真。

  球场上,牟宇栋会全力以赴地对待每一个球,步伐灵活,眼神专注,击球的时候似乎连脸都在用力。

  “正手杀伤力很强”是毛鑫对他的评价。在偶尔失误时会放声惊呼,在牟宇栋心里,乒乓球早已变成一件分量很重的事。

  “我手感和他一样,我们都属于‘对拉型’的选手,唯一不一样的是他用左手,我用右手。”牟宇栋还因此得到外省专业队教练“小许昕”的评价。

  受困于目前省内还没有乒乓球专业队,要想接受专业训练,牟宇栋只能在省外寻找机会。毛鑫把他介绍到了黑龙江乒乓球队集训。

  “那边的队员全天都在训练,两天下来把我累够呛。”当被问到还想接着集训吗,牟宇栋点了点头,眼神坚定。

  与牟宇栋坚定地想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相比,牟宇栋的父亲牟安邦对于他打乒乓球这件事的态度则“务实”很多。

  “竞技体育是一道窄门,大多数运动员都会被挡在这道窄门之外。在天赋之外,一个运动员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挤进去,更何况是乒乓球这个项目。孩子想去试一试,我们支持,但他未来的发展,还是顺其自然。”

  李传星韵是毛鑫口中“很厉害的小姑娘”,她在今年的省锦标赛中获得了女子丙组单打第二名,在决赛中输给了从小跟着四川省专业队训练的对手。

  但即便成绩突出,李传星韵的妈妈还是希望孩子以学业为主:“硬要她走乒乓球专业这条路她吃不消。”李传星韵妈妈陈丽娜说,“但练乒乓球能让她增强体质、磨炼心智,未来还能对升学起到帮助,所以,会支持她继续练习下去。”

  自2020年中国乒乓球协会在全国选拔队员组建国青、国少集训队,对贵阳市青少年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来说是一个鼓舞,让他们看到了走上更高平台的一条新的路径。牟宇栋在今年的贵州赛区选拔赛中拿到了所在组别的第一名,李传星韵更连续两年都拿到第一。

  但即使已经是贵州省内最强的选手,一旦站上全国的赛场,面对来自其他省份专业队的运动员,局面就变得不一样了。

  投入在训练上的时间、强度,都真实地反映在了实战水平上。“和全部时间用来训练的专业队队员相比,我们的孩子很吃亏。”毛鑫说。

  但在保障学习的同时兼顾训练,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体教融合”,未尝不是一条好的途径。队员们在提升竞技水平的同时,不以荒废学业为代价,少了“孤注一掷”的风险,不至于“一条道走到黑”。

  “学习和打乒乓球还是相互促进的,打乒乓球能够预防近视,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学习好则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形成球场意识。”

  “我们队伍人还太少了,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少年加入乒乓球运动的行列,只有建立起庞大的乒乓球群众运动基础,才能为竞技体育的选材创造空间,进一步提高我省的乒乓球运动水平。”毛鑫说,“竞技体育的成功的确是一道窄门,挤进去的人无疑是幸运的,但门外未尝不是广阔的天地。乒乓球能带给孩子的,远不止冠军的荣誉。因此,不必因为乒乓球项目在我国的竞争巨大就对其望而却步,训练乒乓球对于一个人的塑造作用是巨大的。”

  就像10岁女孩卢烨的母亲张国美说的:“一个戴着眼镜文文弱弱的小女生打起球来就换了一种气场,在球场上拼命练球、拼命流汗,那就是体育带来的改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丨王旗 图丨受访者提供编辑丨立清编审丨高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