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军改前后能够授予上将军衔的岗位几乎全部变动精简岗位近15%

发布时间: 2021-05-11 15:0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自1988年实行新军衔制以来,上将就成为了我军的最高军衔。32年来,全军(含武警部队)共计授予或晋升192位上将。他们均为正大军区(战区)以上将领。

  在此次脱胎换骨的军改进行之前,我军有如下岗位可授上将。分别是:军委副主席2人、委员数人(通常是兼其他重要职务,因此不计入),国防部长1人,总参谋长1人,副总参谋长3-4人,总政治部主任1人,总政治部副主任3-4人(含有一名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后勤部部长、政委2人,总装备部部长、政委2人,海军、空军、二炮、武警司令员、政委8人,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2人,国防大学校长、政委2人,七大军区司令员、政委14人。

  由于有些是兼职的,例如,军委委员通常都兼任国防部长、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装备部部长、海军、空军、二炮司令员。

  而军改之后,特别是通过优化组织编成改革,可授上将的岗位被极大的压缩,使得上将的岗位结构更加优化,使得我军距离世界一流军队的距离更加缩短,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组织体制横空出世。

  目前,可授上将的岗位如下:专职军委副主席2人,军委委员兼国防部长1人,军委委员兼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1人,军委委员兼政治工作部主任1人,军委委员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1人,后勤保障部部长、政委2人,装备发展部部长、政委2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司令员、政委12人,军事科学院院长1人,国防大学校长1人,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10人。

  相较之前,几乎全部岗位名称都所变动。例如,新调整组建的陆军、战略支援部队多出4位上将岗位。而七大军区变五大战区,又少了4人。另外,而原来四总部制时期,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是出上将岗位的大头,各有约3-4位上将。而现在的15部门体制之下,军委部门中能够授予上将的岗位被极大的压缩。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相当于原来的副总参谋长)、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相当于原来的总政治部副主任)级别为副战区职甚至正军职,不再有上将岗位。需要说明的是,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已经由原来的正大军区级调整为副战区级,但是军科院院长和国防大学校长高配为上将,故也算进里面来。

  因此,目前能被授予上将的岗位最多为34人(如果军事科学院院长和国防大学校长不再高配,则为32人)。相对于军改前的40人左右上将,现在少了6人左右,精简比较为15%。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