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冯健亲——我愿做一名美德的捍卫者

发布时间: 2023-10-27 20:1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简介:冯健亲,1939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宁。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本科,并留校任教。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至2008年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现为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名誉主任。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十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江苏省主委,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江苏美协常务副主席。

  1939年,冯健亲出生于上海一户儒商家庭,父亲喜欢笔墨丹青,经常画中国画,童年的冯健亲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九岁时,父亲不幸离世,年幼的冯健亲受到极大的打击。初一那年,冯健亲生了一场重病,几乎危及生命,后专门到上海动了手术才痊愈。术后冯健亲住在上海姨妈家休养,小舅为他接到给幻灯片上色的活儿,打发空闲时光之余也能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彼时,为了送活儿,每半个月要去趟南京路,正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冯健亲在南京路上的一家画店内第一次看到了油画原作——印象最深的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临摹品。当时手头并不宽裕,但他仍咬牙买了两张明信片大小的油画印刷品,也就此埋下了油画梦的种子。

  1957年,冯健亲考上了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几经周折进入油画专业,师从苏天赐先生。仅入学两年,他便领衔出版了宣传画《伟大的四十年》,还得到了第一份稿费,之后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年年都有宣传画出版,稿酬除贴补家用外,主要用于“养油画”。

  1970年后,冯健亲开始涉足主题性油画创作,先后创作了《占领总统府》《稻海哨兵》《百万雄师过大江》《让延安放心》《旌旗十万斩阎罗》《战地红花》《土地之歌》等作品。

  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集体创作,冯健亲执笔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70年1968年,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建成,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与此同时,江苏美术界有关“大桥”主题的创作也逐步启动。1973年,南艺成立大桥油画创作组,成员有苏天赐、张华青、杨培钊、冯健亲。冯健亲与老师苏天赐沿长江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写生。归来后,他又在大桥边废弃的照相馆里住了近一个月,最终画出一幅有“一桥飞架”气势的《南京长江大桥》正稿,入选1974年建国25周年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冯健亲 《大桥素材写生之三》 纸质油彩 23.5cm×13cm 1974年苏天赐对太湖西山的景色情有独钟,1978年秋,冯健亲与老师结伴同行写生。冯健亲深知江南景色是苏老师的永恒主题之一,还由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作风格。尽管他非常喜欢并敬重老师的画风,但他当时对于在生宣纸上画彩墨画产生了浓厚兴趣,用国画工具作油画式的写生,追求的是江南情趣与韵味,再加上苏老师画风的熏陶,创作出一批别样风情的西山秋景彩墨画。这批作品在1981年冯健亲的首次个展中亮相,颇获好评。宋文治先生在这批画前转了好几圈,还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场景令冯健亲至今难忘。

  “1991年,我被任命为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当院长不仅要天天上班,事务与责任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经过两年多磨练才逐渐定下神来,慢慢地以画油画作为缓解行政工作压力的‘减压剂’。”冯健亲这样描述工作与画画之间的关系。

  院长一当就是二十年。2008年,冯健亲从院长岗位退下来,终于有了充裕的作画时间。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能全力投入圆梦之旅,他的内心仍激动万分。听取了朋友的建议,先画大尺幅,精力够不上再画中等或小尺幅的作品,就此起程。先以风景画创作起步,并选择江西灵山、龙虎山采风收集素材,再对以往到黄山、九寨沟、长城等地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用半年多时间完成了一批写生作品。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借用傅抱石、关山月巨作的构图,用油画语言加强“万里雪飘、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词意,以突出新江山多娇的意境。

  与此同时,冯健亲在主题性人物画创作上也作了新的尝试。2012年前后,他以威廉帕特森爵士乐队演出风采为原型创作了作品《软实力组画之爵士与可乐》;随后又以央视《星光大道》栏目中一举成名的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为原型创作了作品《春天里》,该作品入选2015年第六届北京美术国际双年展,陈列在中央圆厅正墙。

  201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五十周年。“面对南京长江大桥五十华诞,我又该做些什么呢?”冯健亲陷入了沉思。五十年风风雨雨,概括起来就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切恰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以最美的笔触将其记录下来,这成为冯健亲创作油画《大桥五十岁》的动机与缘由。

  “虽然有‘老骥伏枥志千里’之说,但岁月不饶人,耄耋之年画工笔油画,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用眼过度眼泪会忍不住淌下来;为避免手抖,运笔前需要做多次深呼吸。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时代,就没有理由不把美好当下记录下来,这也是艺术创新的真谛所在。”冯健亲如是说。

  罗马尼亚着名画家柯尔内留·巴巴有句名言:“我喜欢把自己当成伟大绘画艺术的最后一名捍卫者。我认为在这个时代能够画出一幅过时但却可以使看画人陷入沉思的作品是一种美德。”在冯健亲看来,如果他也能成为一名美德的捍卫者,则会感到无比的荣光与欣慰。

  兼行政、教育、创作于一身的冯健亲,从艺五十年来,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美术创作领域也成果丰硕,还有不少理论着作、画集出版。回顾他的艺术历程,不难发现,他是与我们时代同步前进的艺术家,他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有可贵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时代交给他社会和学院行政、教学工作重任,给予了他显示自己人生价值的机遇和荣誉,他也不辱使命,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报答社会和大众。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立志献身的艺术创作,在他公务缠身的时候,也不断有作品问世,可见他的勤奋与刻苦。如今,冯健亲已卸去繁重的行政工作,得以从社会活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创作,在有丰富生活经历和丰硕艺术成果的基础上,相信他的艺术定会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冯健亲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是靠人民助学金完成的学业。对于画画我是外行,但翻看他的画作,总为他深深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在《伟大的四十年》《南京长江大桥》等主题性宣传画作里,他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姑苏春》《江山如此多娇》和“黄山系列”等风景画作里,他激情满怀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在《老辅导》《建筑家杨廷宝》等人物画作里,他真诚歌颂勤劳淳朴的中国人民。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冯健亲虽然已到古稀之年,但他全力投入圆梦之旅,从风景画创作起步,南下江西灵山、龙虎山,北登长城,收集整理素材,创作了一批大画和寓意深远的主题性人物画,先后在南京、北京、徐州、苏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重塑“画家冯健亲”的形象,展现了一个艺术家永远服务于时代、服务于人民的胸怀和担当。

  如果说,我们从冯健亲的画作中看到的是时代留下的印记,那么从他画作背后的故事里,则能体察到他的心路历程和创作足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冯健亲正是承担起了这种使命,应时而生,与时俱进,顺时而歌。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南京长江大桥》,还是展现新时期祖国河山风貌的“黄山系列”,乃至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春天里》,他都始终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和感怀,满怀一腔激情,用手中的画笔反映时代、歌颂祖国、礼赞英雄、服务人民,自觉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