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和人民在一起丨绿色奇迹精神传承

发布时间: 2021-08-27 09:1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在塞罕坝,有着从“一棵树”到“一片海”的奇迹半个多世纪,三代务林人接力造林、护林、营林,最终把这片不毛之地,变成了115万亩林海。

  在塞罕坝,有“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在党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下,英雄王尚海,举家上坝会战马蹄坑;六女上坝,用“最美的青春”绿化祖国;夫妻护林,把日复一日的坚守留在风雪“望海楼”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四年后,来到塞罕坝,习近平总书记看林在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看人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看传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现在塞罕坝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超过了200亿元。林场职工年均收入近10万元,并辐射带动近4万人受益。周边百姓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6万人因此实现稳定增收。

  尚海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从这里起源。

  1962年、1963年,林场人连续造林,均以失败告终。直到1964年,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组织实施了马蹄坑机械造林大会战,三天造林516亩

  马蹄坑会战,成为一座里程碑。自此,塞罕坝林场人的精气神大受鼓舞,从这里出发,从一小片林子出发,逐渐有了万顷林海。

  如今,在马蹄坑会战的地方,高大的落叶松郁郁葱葱。遵从老书记王尚海的遗愿,人们把他的骨灰撒在了这里,并将这片林子命名为“尚海纪念林”。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这既是总书记对塞罕坝的嘱托,也是对中华儿女的期许。

  新征程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弘扬塞罕坝精神,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需要你我共同奋斗!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