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深圳拟推行大学区制学区房会崩吗?

发布时间: 2021-08-05 08:0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自去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核心城市楼市率先复苏,随之也出现了学区房炒作现象。

  这让家长们的购房焦虑被进一步点燃,也引发了楼市调控中,对学区房的“专项围剿”。

  近日,深圳就《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及的“大学区招生”、“ 教师交流制度”便再度引发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大学区”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15年,深圳就陆续开始在多个区进行小范围试点工作了。

  各区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划出2-4所公办学校,共同面向同一片区招生,而且通常把强弱校搭配进行招生。

  可以说,在教育均衡化的推行下,推进大学区制立法显然是大趋势,而深圳也是早有准备。

  在目前的试点中,深圳在大学区范围内采取的是积分入学制,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而通过本次公布的意见稿,我们可以发现,即便将来大学区招生在全市范围内落地,采用积分入学的政策是不会变的,只是积分如何设定,未来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

  放到未来,去掉单片区的优势,就会是深户买房生源>深户租房生源>非深户买房生源>非深户租房生源,然后才是拼积分。

  稍稍冷静就能看清,指望着大学区推行之后学区房房价暴跌是不现实的;指望大学区之后孩子都能挤进名校也只是一厢情愿。但自家房子多了几个学位是事实。

  对于优质学位资源聚集的片区,比如深圳的百花片区,整个片区的学校都很好,买这里的房子再怎么划片,都能上好学校。那也没多大影响。

  这也是未来学区房的购买逻辑:不再是单看一个学校有多牛,而是整个学区的教育质量。

  比如3个学校都是名校的,或者3个学校里面能有2个是名校的区域,就是不错的选择。

  当一套房子对应一所学校的格局被打破,整体教育资源较好的学区就会更受欢迎。

  其次是目前溢价大的顶级学区房,因为越顶级的学区房,就越会成为被平均的对象。如果对比周边同等二手房,溢价超过30%,那风险就已经很高了。除非当下自用,否则还请谨慎入手。

  针对学区房的调控,光推行大学区制是不够的,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才是根本。

  虽然深圳已经在积极行动,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初期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学区房仍会有市场。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