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大片难成“大片”超六成国产片败阵

发布时间: 2021-07-09 14:3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 “完全依靠明星拉动票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位电影行业内的人这样评价。“张艺谋、周星驰这样的著名导演,一般一部影片筹备拍摄也需要1年以上时间。比较高产的冯小刚导演,一年大约一部影片。”该人士进一步分析,电影行业,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士,投资额高更是收回成本的必要保障。盲目的投资热,难以获得高票房回报 ]

  突飞猛进的电影市场,屡屡刷新的票房纪录。根据艺恩咨询最新统计,截至6月23日,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已经突破百亿元大关,国产电影的表现尤为亮眼。从《泰囧》到《西游降魔篇》,从《致青春》到《中国合伙人》,毁誉参半的影评并不能阻止票房的走高。

  在投资人和新锐导演们都在为中国票房鼓掌的时候,周星驰的老搭档吴孟达却高兴不起来,由他主演的《大片》自6月11日上映以来,票房惨败。截至6月27日,艺恩相关分析师查阅票房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票房仅为336万元,远远没有收回成本。

  《大片》的投资人——北京必然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见明,已经开始在微博上大骂导演向飞(原名丁小强),称其不择手段疯狂捞钱,导致上千万元投资难以收回。一场多方期待的《大片》,最终以闹剧收场。

  在6月3日下午的记者见面会上,陈见明告诉记者:“我做梦经常梦见票房超过20亿元。我知道你听了会笑,但是,为什么不可以?”

  陈见明的乐观来自于他的从业经验,他曾经是一名风险投资人,据他本人称,做投行已经有18年经验,而且鲜少有投资失败的经历。

  2012年,陈见明看到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增长,开始尝试投拍电影。徐峥投拍《泰囧》是一个票房分水岭,超过13亿元的票房,开创了中国影片票房过10亿元的先河,也打开了逐利者的梦想。

  和徐峥的眼光类似,陈见明格外看好喜剧类电影市场。“不是因为看见了《泰囧》的高票房我才有了这个想法,而是我本身就看好这个市场。”2012年年底,陈见明将资金投入从未涉足过的电影业。从筹拍到杀青,整个影片仅历时短短的7个月。

  据投资方介绍,《大片》主创人员囊括了观众熟知的数一数二的喜剧演员,包括金牌喜剧大师吴孟达、著名相声演员于谦、有“中国憨豆”之称的老艺术家游本昌、资深喜剧演员句号、擅长喜剧表演的演员王宁、与赵本山多次合作的演员董立范等等,还有“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崭露头角的王韵壹。为了保证影片质量,编剧几次修改剧本,以达到爆笑的喜剧效果。据陈见明爆料,影片开始是准备找韩国的“鸟叔”当主演,但由于“鸟叔”耍大牌爽约,让整部影片陷入尴尬境地。随着吴孟达的解围,才使得拍摄顺利完成。

  当然,只有这些还不够,为了保证观影人群,投资方特别选择了“端午节”档期。据称,一方面是紧扣电影局出台的国产片支持政策以及国产电影保护月档期;另一方面是端午小长假的消费爆发。

  明星+剧本+档期,在陈见明眼中,已经完成了近一半成功电影必须具备的关键要素。而剩下的一半,则是营销宣传、拍片率以及好运气。

  在影片的宣传营销方面,陈见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集合资源实现影片的附加值,是他苦思冥想后获得的点子。

  “电影宣传+电子商务”模式,是电影《大片》的一个宣传亮点。为了实现这个模式,陈见明找到上市公司一家家游说。最终,只要购买《大片》电影票的观众,就可以得到“买国航机票送800里程、携程网千元旅游券、完美世界1888游戏装备以及化妆品、红酒等各种节假优惠选择。而这些优惠最终可以达到上万元”。

  陈见明研究发现,从2007年到2012年5年间,包括电影植入广告、贴片广告、映前广告的电影相关广告收入从2.2亿元增长到21.5亿元,2012年收入将近2007年的10倍。随着观影人次的增加,电影作为营销广告载体的价值逐步体现,其中植入广告由于具有更好的潜移默化的营销效果,增长也最快。而他认为,自己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将开创一个广告平台的先河。甚至影片投资方可以与商家议定好分销模式,获得利润。

  “国航是我们第一家谈的,我当时一次一次找到国航介绍情况,整整磕了4个月才谈下来。”陈见明回忆,最终的合作企业包括中国国航、携程旅行网、中粮网、乐蜂网、诛仙游戏、玛莎玛索、爱国者等。陈见明的理想是,试图通过观影人得优惠、合作企业得宣传效应、电影投资方提升附加值的模式实现“三方共赢”。在此环节中,陈见明承诺帮助企业免费宣传,并未从中收取广告费。

  由于同档期大制作影片《富春山居图》占据了大部分有利时间,《大片》本身的排片量和排片时间都相对较差,60%以上影片放映大都安排在上午,剩下的40%也都是饭点或者凌晨的冷门时段居多,甚至有的影片只在VIP贵宾厅上映。

  虽然在影片故事安排上比《富春山居图》好看,但由于宣传攻势不到位,让《大片》遭遇冷清上线、无人问询的尴尬场景。一周之后,北京地区仅有少数几家影院继续放映此片。

  明星是剧中一大亮点。陈见明表示:“传统影片投资中,50%的费用都是演员费用。”《大片》讲述了一个“戏中戏”的故事,一群“草根阶层”怀着制作一部大片梦想的剧组,来到拍摄地四川成都,可就在开机的前夜,剧组发现投资方将拍摄影片的资金悉数卷跑,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由此展开。

  而“戏外戏”更加精彩。在电影下片后,陈见明吐槽称,《大片》票房惨败,根源在导演,向飞在骗得他信任后,肆无忌惮,不择手段疯狂捞钱,从而导致《大片》质量较差。“在先期预付资金后,导演不断加价,导致最终成本超标400万元,达到1200万元(含发行)。而收到钱的导演,并未把钱分给剧组,也未购置服装。更恶毒的是用DV拍摄电影。”

  “完全依靠明星拉动票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位电影行业内的人这样评价。“张艺谋、周星驰这样的著名导演,一般一部影片筹备拍摄也需要1年以上时间。比较高产的冯小刚导演,一年大约一部影片。”该人士进一步分析,电影行业,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士,投资额高更是收回成本的必要保障。盲目的投资热,难以获得高票房回报。

  《大片》最终的失败,仅仅是中国影片投资失败的冰山一角,据艺恩咨询相关分析师介绍,尽管上半年国产影片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然而,60%以上的国产片还是以失败告终。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