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每天70万吨成都最大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首个节点预计年内通水

发布时间: 2023-04-09 20:2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4月7日,记者从成都设计咨询集团获悉,以成都市第九再生水厂尾水为水源的四川省生态环保类重点项目——锦江区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有了最新进展。这个每天可进行70万吨再生水综合利用的项目,成为当前全市最大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市政院锦江区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管网方案负责人郭枫向记者透露,该项目第一个节点预计在今年内实现通水。

  “管线总体走向从绕城外的再生水泵站穿过绕城高速,向东北方给4个补水点补水,主线万吨。”郭枫向记者介绍了“再生水”的去向和规模。该管网整体呈“U”形走向,再生水经泵站加压后,依次穿过白鹭湾湿地、绕城高速,沿绕城高速北侧向东穿过成渝和成自宜高铁高架桥、机场高速,沿何家冲排洪渠穿过成龙路,沿银杏大道北侧绿化带至东部中心市政公园向北,经红豆树街、三环路绿带、驿都大道绿带至各补水点。

  锦江区南支三渠等多条城市中小河道枯水期出现生态基流不足、断流现象,影响河道生态景观环境,同时结合成都第九再生水厂所处区位及其现有水量情况,提出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解决河道生态缺水状况。

  “基于各种考量,我们将泵站选在绕城生态带内,紧邻第九再生水厂,为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地埋式的布置,地面结合湿地公园景观一并打造。”市市政院该项目泵站方案负责人孟红介绍说。

  和当前不少再生水厂选择下沉式建设方式一样,泵站下沉深埋同样能兼顾美观和实用。“地埋式建设泵站,可以让环境污染、噪音污染都几乎消除掉,同时因其结构紧凑,还能达到节省土地资源的效果。”孟红表示,地埋式的泵站仅留必要通道,从地面完全看不见建筑本身,对地面生态带的公园景观打造不存在任何影响,可以说是和环境融为了一体。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