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关于仗义执言(zhàng yì zhí yán)详情介绍!

发布时间: 2025-03-13 14:1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 给中国一次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 “奥运在我心中!”“北京申报2000年奥运会一定会成功!”1993年初夏,神都大学掀起了全力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运动。

  华振国他们再次成为了领头羊,引领神都大学乃至广大社会积极宣传奥运和支持奥运。华振国他们,利用星期天节假日拿着自己印制的宣传奥运会的材料,走出校门,深入神都的各个角落,呼吁大家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后来他们还在各个工厂企业事业单位里推销印着“奥运在我心中”的白背心,事后将获得的利润全部捐献给国家有关部门。

  “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会,因为希腊城邦的衰败、罗马帝国的征服、基督教与古代奥运会的宗教冲突以及奥运会的腐败等原因于公元394年中断了。直到1896年,由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在希腊奥林匹亚遗址上重新举办了现代奥运会。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顾拜旦的初衷是恢复古代奥运会的传统,但现代奥运会已经演变成一个具有现代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现代奥运会不仅包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还包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涵盖了广泛的体育项目。‌

  古代奥运会不必说了,现代奥运会开始的时候,正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三年,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而且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极端危机之中。此后的大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基本上都处于多灾多难之中。国难当头,自顾不暇,何以奢谈参与奥运会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1932年7月8日,刘长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但由于连续三个星期的海上颠簸,他的体力受到了较大影响,因此并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此外,他比赛过后甚至没有回国的路费,这进一步凸显了他参赛的艰难和不易!而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派出了69人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据说,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并题为东亚病夫。东亚病夫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蔑称,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是多灾多难的大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真实写照。东亚病夫是多么令人心酸和无奈,又是多么地憋气和愤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民健康和发展体育运动。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12个字是体育工作不变的宗旨,是体育人的初心使命,如今再次重温,依然令人深感亲切、倍感振奋、深受鞭策。贺龙元帅任国家体委主任时有这样一个夙愿:“有朝一日,我们一定要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也许那个时候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在世了,希望活着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正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和体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均寿命从建国前的平均35岁上升到平均77岁。体育事业更是硕果累累,我国体育健儿不断在各种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我国还成功举办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

  “‌我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促进国际交流‌是我国申办奥运会的重要动机。奥运会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盛会,具有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国作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体育强国,举办奥运会可以展示我国的形象,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树立北京文明、开放、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其次,‌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也为申办奥运会提供了条件。经过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质的飞跃。申办奥运会可以展示中国的辉煌成就,促进对外开放和自身发展‌。此外,‌历史背景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也是申办奥运会的原因之一。中国在1979年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并开始大规模参加奥运会。1990年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邓小平在考察亚运会准备工作时提出了申办奥运会的建议,这也反映了中国对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信心和决心‌”

  遗憾的是,尽管包括华振国他们在内的全国人民都为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1993年月表决时,中国却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澳大利亚悉尼。华振国已经毕业了,因为身处偏僻落后的农村,没有收看现场直播。因此没有像就读的大学生那样,无法接受中国失败的结果,以大吼大叫、摔碎啤酒瓶等形式发泄愤怒不满。

  河北邢台临西,自幼爱好文学,在牛城晚报冀南文学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多篇,着有散文集《淡淡回忆浓浓清》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