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零延时通关全天候保障确保即到即检即放

发布时间: 2023-08-18 14:0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新疆霍尔果斯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是全国首批设置的六个“一带一路”陆路口岸通道之一,其中铁路口岸是中欧(亚)班列西线大通道。日前,记者来到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铁路口岸,探访中欧班列“监护人”。

  朗月高悬,夜色如水。深夜,忙碌了一天的霍尔果斯市渐渐沉静下来,但铁路口岸依旧是一派忙碌景象。

  “一号位注意,出境班列15分钟后入场,注意做好监护!”23时30分许,负责在铁路口岸带勤的霍尔果斯边检站执勤三队副队长岳爽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不一会儿,阵阵汽笛声穿透夜空,一列班列从远方缓缓驶来,停靠在出境铁轨上。

  “夜间光线差,各点位注意严格查验。”贯穿货场东西两端的是一条1050米长的监护路,岳爽沿着道路往来走动,叮嘱执勤民警注意安全,加强列车监护。这条路,他走了十多个年头,见证了中哈铁路口岸的开通和发展、中欧(亚)班列从无到有、通关量翻番式增长。

  2012年7月,刚毕业的岳爽被分配到霍尔果斯边检站。当年12月22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通试运营,岳爽进驻执勤现场。当时,茫茫戈壁上只有四条铁轨、一条监护廊桥和一座临时搭建的彩钢房。

  按照中哈双方协定,当时铁路口岸实行“7×12小时”勤务模式,但每天出入境货运列车只有七八列,岳爽用“枯燥”来形容当时的勤务,“没多大业务量,但熬人得很”。

  变化发生在2014年,当年2月铁路口岸正式开放。岳爽记得,那个夏天往来班列明显增多,较以往增长了一倍不止,并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这一变化的背景是中国在前一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而霍尔果斯正处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两年后的2016年3月,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通中欧(亚)班列,并凭借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最初年运营量不足400列,在短短6年内增长了18倍,辐射区域从最初的两个国家、三座城市,到如今通达18国、45座城市,开行班列线条。

  查验方式和通关效率也在不断改进。在岳爽记忆中,最初查验主要靠人力,执勤人员要一节一节爬进车厢、检查车底,防止不法分子或违禁物品藏匿其中非法出入境,查验一趟班列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后来,边检站按照深化移民管理领域行政管理服务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勤务模式,加强与海关、铁路部门协同配合,推出“零延时”“零等待”通关等举措,依托智能车体检查系统,不断缩短查验时间,查验效率提升近40%。此外,边检站实行“365×24小时”勤务模式,也就是说,全年的任何时候都能对出入境班列做到即到即检即放。

  “春秋还好,最难熬的是夏天和冬天。”岳爽说,执勤现场夏季最高温度达50摄氏度以上,铁轨上都能煎鸡蛋,一班勤务下来,厚厚的执勤服被汗浸透,常有人晕倒在执勤现场。冬天最低气温则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民警查验时,手一不小心就被黏在车厢铁皮上,用力一撕,手上的肉皮就被扯下来。2018年12月,口岸发生暴风雪天气,积雪厚达700多毫米,为了不影响班列正常开行,民警彻夜奋战清扫积雪,归来后每个人身上都结上厚厚的冰。

  民警们的付出,有效保障了铁路口岸顺畅通关量。2022年,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的中欧(亚)班列达7068列,位居全国铁路口岸之首。今年以来,截至7月底,出入境中欧(亚)班列4538列,同比增长14.6%,通关数据再次刷新。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