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北方那个吹到底什么情况?

发布时间: 2023-01-03 11:2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该黄花梨供案最早是莆田黄石镇横塘村彭氏家族拥有,家族中彭汝楠(1584-1642)曾经在莆田柳桥建有被称为十六世纪江南着名园林的“岸圃大观”,董其昌书“岸圃大观”并书题画诗等,《岸圃大观》(崇祯11年刊)明末拓本今存日本。 民国时期,莆田县渠桥乡善乡村郑氏“连兴福房”经营杉木发家,从横塘村购得该供案,并通过南洋水路船运至善乡村郑氏祠堂,解放后,该供案没收归村大队所有,放于生产队碾米房供下乡农业科技组等使用,后来大队搬至村里善现堂尼姑庵,供案也搬到庵内,由于木材坚固,主要是作为砧板供食堂切菜剁肉用,后来渠桥公社也在庵内举办学习班,供案一直使用着。

  善现堂内上世纪80年代北京有一批人在全国各地默默的收集古董,当时黄花梨的一套桌子和凳子才卖200元,一直到90年代末,收集古董都称为富豪。在莆田,仙游赖店一带和北京一样,也默默的收集古董。莆田民间有大量黄花梨家具,作为文献名邦的莆田,特别是明代官员多,家族内均有黄花梨龙床、书柜、条案、圈椅、画案等。古董商一般都会找一些当地的人带路并提供古董信息,附近黄石镇街道的陈先生就是干这活的。

  当他们在善现堂发现这张供案后偷偷用小刀在供案上割下一小片回去辨认,得知为海南黄花梨,这个消息当时走漏了,1992年农历八月初八日,最终仙游赖店傅先生通过村里干部,便以最高价格24.8万元购得该供案,其中分出3.5万给庵里尼姑重修善现堂使用,剩下的钱按人头平分,每人分得了几千块钱。后来该供案后转卖到北京,北京古董商曾找到着名收藏家马未都,开价50万,由于马先生仅能出价40万就一直没买成。后来,这张巨型供案就没了音讯。

  几年后,这张条案几经转手,流到香港,被香港一位富商以高价买下,然后再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到了美国一个大收藏家手里。据说是为了避开税收,这位收藏家把条案放在丹佛博物馆捐展,一展就是10几年。2013年,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以908.375万美元成交该供案,成为系迄今为止成交价最高的桌案类中国古典家具,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供案”。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