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这个事儿水有点深

发布时间: 2022-09-30 17:29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一个直播带货界的“瘪三”四处碰瓷,这种人就是靠撕逼流量起家,吸引无脑粉丝之后通过假冒伪劣来收割。

  这次他刚怼完一个健身网红,调转炮口怼上了当下最火的东方甄选,炮轰的理由是东方甄选把七毛的玉米卖到六块。

  其实作为带货直播从业人员,对不同玉米品类的价格体系自然是知道的,但还是混淆视听,挑拨对立,就是为了通过撕逼来引流,无所不用其极。

  第二集,东方甄选的供货商农嫂看到两方撕逼热度越来越高,决定亲自下场摘桃子,在网上曝光了东方甄选的供货价只有3块6,表示网友可以到自己这里买玉米。

  这其实是挺不道德商业行为,等于背刺了自己的合作伙伴,结果就是东方甄选的人设崩坍了,谷贵好像也没能富农。

  第三集,也就是今天,农嫂的渠道合作伙伴胖东来宣布召回农嫂玉米,还把价格体系公布了,收购价和加价比例列的清清楚楚,这款玉米采购价是4块6,商场进价是6块,销售价是8块5,和农嫂网上3块6相比价差太高了,所以召回不卖了。

  到了这一步,其实不止是东方甄选,农嫂也背刺了线下的渠道合作商,线,线下当然不合作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农民种玉米 —— 农嫂收购加工 —— 东方甄选和其他渠道负责销售 —— 消费者买单。

  东方甄选作为下游靠情怀溢价,代理商靠渠道溢价,农嫂靠附加值溢价,农民无疑是最弱势的地方。

  但是,要说一句话,比起小农经济,通过这个产业链条,农民其实也是吃到溢价的红利,只不过吃的比中间商小而已,议价权更弱而已。

  你说助农了吗,肯定是助了,但作为最初的生产者,农民享受的溢价应该是最低的。

  所以,这个产业链上,农民享受低溢价,消费者为信息差买单,最后中间商还在为差价打架。

  不能总打着农民的旗号,最后发现农民赚的最少,目前的产业模式是,厂家收购种植大户的玉米,大户租农民土地工业化种植,反过来还雇佣农民,可以看出,即便在收购环节,其实也不是只有一环,还存在溢价。

  可以把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出去,作为土地资产折价入股供应商公司分红,然后还可以进厂打工,连种植大户这一环都省了,当然由地方政府牵头最好,议价权也高一些,大片耕地适合产业化种植,效益也会更高。

  目前各种渠道价格体系特别不透明,水太深了,特别是直播带货,有靠收智商税的,有靠情怀溢价的,这种不透明只会肥了中间商,不但让消费者有损失,对于实际生产者也不公平。

  冯唐的这个成事心法,集合了曾国藩、麦肯锡和他个人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成事方法论,不管是职场白领,还是管理者,都很有启发。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