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南京建成区十年“长”170多平方公里

发布时间: 2022-07-31 11:0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南京建成区面积868.3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25.78平方米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人均住房面积40.7平方米……十年来,南京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宜居宜业水平显著提升。7月28日上午,南京市召开“奋进新南京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城乡融合专场,南京市建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徐淮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徐淮舟表示,十年来,南京加快推动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坚持集约式、组团化发展,不断优化市域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

  2013年,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将13个区县整合设置为11个区,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2015年以来,南京以国家级江北新区获批为契机,推进江南、江北双主城建设,城市建设从秦淮河时代迈入扬子江时代,实现了从沿江发展到跨江发展再到拥江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同时,加快构建起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城镇空间格局,促进河西、仙林、南部新城等板块进一步崛起。

  截至2021年底,南京建成区面积已达868.3平方公里,较2012年增加1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942.3万,比2012年增加了126.2万人。南京的城市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市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进一步释放了南京的活力。

  坚持交通先行战略,以航空、铁路、港口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城市首位度。禄口国际机场已升级为4F级机场;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工程顺利实施;辐射全国的“米”字型高铁网络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全市铁路建成运营总里程达476公里,高铁234公里,南京中转枢纽港地位显著提升;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38公里,面积密度位列全省第一。

  已构建出快速高效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现已形成了“市域三环”(井字内环、绕城、绕越外环)及江南主城“经六纬十”的骨干路网体系,建成区路网密度达9.85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副省级城市第2),人均道路面积达25.78平方米(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过江通道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已形成10处、12条跨江通道布局,“过江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十年间,13条轨道线条有轨电车)建成投运,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443公里,轨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近60%。2017年创成首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通过对交通、水、电、气等市政公共设施的改善,南京城市功能品质得到了较大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了长足进步。

  十年来,南京百姓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自2012年至今,南京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822万平方米,新开工保障房5068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2012年的29.61平方米,提升至如今的40.7平方米,实现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2011年起,南京对全市水环境、市政道路、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等领域进行提档升级,不断美化城市环境。2021年,在入选成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城市品质再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6.18平方米,累计建成绿道1582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96%,均位居全省前列。

  南京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基本建成全长约60公里滨江风光带,完成22公里城墙主体维修并对外开放,加大内秦淮河整治力度,实现了总长25公里的河岸贯通,加快推进颐和路、老门东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进一步彰显美丽古都文化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进一步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快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建设管理新格局。健全了依法、民主、公开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建立起统筹调度、高效运转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机制,组建城市治理委员会,推动政府主导的“城市管理”向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转型。

  2014年,南京出台了《关于深化全市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成立了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实现了全市规划的统一协调管理,进一步健全了依法、民主、公开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2016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推进办公室,把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作为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化抓手,建立起统筹调度、高效运转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机制。从2012年起,南京制定实施全国第一部城市治理地方法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组建城市治理委员会,推动“城市管理”向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转型。

  南京将围绕“十四五”城乡建设规划目标,加快推进“协同高效中心城市、城乡融合示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色低碳公园城市、内外兼修魅力城市、全龄友好宜居城市、健康安全韧性城市、共治共享智慧城市”八个方面建设任务,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