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驾“鲲鹏”乘风而起

发布时间: 2022-05-07 15:12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龙贻飞第一次知道“鲲鹏”,是在初中语文读本上。“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看到这样浪漫奇绝的文字,龙贻飞不禁为古人的想象力感叹。

  今日回望当年那一幕,龙贻飞仍感慨万千:“即便是把想象力放大一万倍,当时的我也想不到有一天人生会和‘鲲鹏’这两个字紧紧联系在一起。”

  作为年轻的运-20一级机长,和“鲲鹏”一同乘风而起,龙贻飞越来越理解“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这句话的厚重内涵。

  “鲲鹏”,足够大,足够重,也足够强。在人民军队这张名片上,如果说运-20这样的“强军号”是青春封面,那龙贻飞这样的“强军一代”就是青春封底。

  伴随轻微的耳鸣和颠簸,客机在空中不断爬升。座位上,第一次乘飞机的龙贻飞不仅没有紧张,反倒有些兴奋。

  带着空军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这趟从重庆到长春的航班,正式开启了龙贻飞的飞行生涯。

  万米高空,透过舷窗,洁白无垠的云海映入眼帘。“我一定要飞出来!”龙贻飞内心满怀憧憬。

  那一年,我国大型运输机项目正在孕育,距离正式立项只有一年时间。历史的舞台,正向“鲲鹏”和它未来的驾驭者缓缓打开。

  大学期间,龙贻飞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那个扉页印着“忠诚、无畏、精飞”的笔记本上,几乎每天都会落下坚定有力的字迹。大学四年3个笔记本,珍藏着龙贻飞成长中每一个重要时刻。

  “只有跳下去,才能离你的飞行梦更近。”第一次跳伞,从800米的高空一跃而下,风从耳旁呼啸而过,龙贻飞感到酣畅淋漓。这次经历,让他喜欢上了极限挑战。

  心理、体能、技术……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必须在各方面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快到极限的时候也想放弃,但咬牙突破之后,你会感觉进入到另一个境界。”在空中無數次高速滑翔、翻滾……龍贻飛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勇敢。

  “我是第一個飛出去的!”翻開龍贻飛的日記,“放單飛”那天,他激動的心情躍然紙上。駕駛戰機緩緩滑出,龍贻飛給機務戰友一個手勢。戰機騰空而起的瞬間,他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豪。

  被分配到運輸機專業時,教員對龍贻飛說:“平台無限寬廣,關鍵看你能不能勝任。”直到多年之後,龍贻飛才真正理解了教員這句線年,龍贻飛來到一線部隊,當時他駕駛的是運-7。此時,距離國産大飛機正式立項已過去幾年時間。戰略運輸機強大的空中運輸和遠程投送能力,對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那段偉大構想變爲現實的時間裏,那些與之匹配的優秀者們正在不斷向它靠近。

  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憑借精湛的飛行技術,龍贻飛已經可以勝任高教機教官的崗位。這期間,新聞裏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鲲鵬”的消息。

  2013年1月26日,龍贻飛和戰友守在直播前,親眼見證了運-20的首飛成功。振翅起飛的那一刻,所有人屏息凝神。“50米,20米,5米……”當“鲲鵬”沿著標准下滑線飄然降落,所有人興奮地歡呼起來。

  “那時我就想,一定要飛國産大飛機。”在各自的航迹上,龍贻飛和“鲲鵬”都在加速成長著。

  2017年,龍贻飛終于等來了夢寐以求的時刻。他放棄了教官的崗位,選擇改裝運-20。第一次走進“鲲鵬”機艙,站在像籃球館一般大的封閉空間裏,龍贻飛被它的龐大深深震撼。

  “時代造就了我,我必不辜負時代所托。”努力帶給龍贻飛豐厚的回報——2個月內,他把運-20各個系統摸得一清二楚。

  終于,龍贻飛和“鲲鵬”一同乘風而起。掠過大漠雪原,跨越高山遠海……這些年,他們的航迹不斷延伸。“這是我的舞台,也是它的舞台。”看著身邊“摯友”,龍贻飛深情地說。

  “早上在西北,中午就飛到了東北,然後下午到廣東,深夜回到部隊……”龍贻飛說,在多地之間執行任務,對時間的把控非常重要。

  長航時、長距離的飛行,會受到天氣、地形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龍贻飛總是會下意識地關注時間。

  2年前,龍贻飛參加了中外聯合演習。那是他第一次駕駛運-20飛越國界線。演習中,龍贻飛擔任導演部運投參謀。這一崗位不僅要具備飛行作戰能力,還需具備很強的溝通協調和決策能力。盡管龍贻飛以優異的表現完成了任務,但他對一件事始終難以釋懷——演習結束時,指揮員問了龍贻飛一個專業以外的問題,他沒有答上來。

  龍贻飛宿舍房間裏,一盆放在窗台下的苔藓格外引人注目。每天早晨澆水時,龍贻飛可以感受到苔藓狀態的明顯變化。“它急切地吸水,在我面前眼看著一點點飽滿起來,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像苔藓吸取水分一樣,爲了適應部隊發展和任務的需要,龍贻飛拼命地汲取知識。“一人能起飛,兩人能執行任務,三人能作戰……”龍贻飛告訴記者,運-20飛行乘組的人少了,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多了,素質要求也就更全面。

  這些年,出國交流和執行任務的機會越來越多,龍贻飛開始加強英文學習。辦公桌的抽屜裏,放著一沓英文報紙,那是龍贻飛在民航的朋友給他定期寄來的。除此之外,他堅持睡前聽20分鍾英語,白天和年輕飛行員一起練習口語。

  爲了拓展思維和眼界,龍贻飛還廣泛涉獵不同領域的書籍。《制勝的科學》《命運攸關的抉擇》,是他最近常放在手邊的兩本書。

  在執行任務途中,龍贻飛常常會聽到民航飛行員向管制員的詢問:“我上面是運-20嗎?”在得到肯定答複後,民航飛行員會在無線電裏問候:“軍航的兄弟們你們好!”

  地方同行興奮的語氣,洋溢著對運-20的羨慕,也映射著無數國人的自豪。每當運-20的身影出現在頭頂這片天空,熱切注視著它的人們,內心都充滿對祖國的信心和期待。“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作爲駕馭“鲲鵬”的人,龍贻飛深知:“只有讓自己不斷強大,才能擔得起‘鲲鵬’之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除夕夜,看到軍隊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的消息,龍贻飛當即結束休假。“用得上我的時候,我一定要第一個沖上去。”帶著對家人的不舍和歉疚,龍贻飛回到部隊待命。

  在無數次黎明到來前的暗夜裏,透過駕駛室的舷窗俯瞰,前方是萬家燈火,身後是無言戰友……龍贻飛愈加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就是抵達”。

  一次次抵達,讓龍贻飛體會到他和戰友們的價值,也更加認同他和“鲲鵬”的戰鬥節奏:“待命,時刻爲下一次任務做好准備。”

  上午9時許,龍贻飛作爲備份飛行員駕駛運-20起飛。在他的前方,是另外3架運-20和3架運-9運輸機組成“楔形”編隊。

  這次閱兵,龍贻飛的嶽父陳鋼也參加了。龍贻飛所在的運輸機梯隊是第四梯隊,陳鋼帶領的支援保障機梯隊爲第五梯隊。

  每次合練,聽到電台裏支援保障機梯隊到達的報告,龍贻飛既興奮又緊張:“有個長輩跟在我後面,似乎在看著我,我絲毫不敢松懈。”

  嶽父陳鋼的父親陳淨堂,是新中國第一代飛行員,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陳鋼一畢業就被分到父親所在的部隊。此後,他又飛了父親飛過的那架飛機,甚至在飛行員宿舍就睡在父親睡過的那張床鋪上。

  陳淨堂退休後,陳鋼所在的部隊改裝國産運-8運輸機。陳淨堂常去機場看兒子飛行,還時不時翻看陳鋼放在家裏的航空理論書籍。

  “父親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飛上國産飛機。”2016年運-20列裝部隊時,首批接裝的陳鋼感慨萬千,“父親最早飛的是美制C-46,是繳獲來的戰利品,後來飛的是從蘇聯引進的安式飛機……真希望他在天之靈能夠看到今天這一切,看到我們現在和他當年的不一样。”

  从陈净堂飞的外国运输机,到陈钢驾驶的国产运-8运输机,再到龙贻飞驾驶国产大型运输机,三代飞行员接力传承,见证了祖国空天力量的一次次跃升。

  2020年9月27日,机身编号为“01”的运-20专机,首次执行运送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当天的新闻,龙贻飞一连看了好几遍:“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大型运输机接前辈们回家,如果他们可以看到,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

  在龙贻飞老家附近,有一座部队机场。战机的呼啸声穿过山林,巨大的声浪伴随着龙贻飞儿时的成长,也暗中呼应着父亲给他取名时寄托的“一飞冲天”之意。

  多年后,当龙贻飞驾驭“鲲鹏”,一次次感受着巨大的声浪,他突然意识到“那引擎的轰鸣,就是梦想的声音”。

  每次休假回家,大儿子都会穿着儿童飞行服,拉着龙贻飞在自家阳台上用玩具搭建跑道和飞机。

  因为父亲是运-20飞行员,所以儿子说以后也要飞运-20,要和“胖妞”一起。龙贻飞就逗他:“要是以后没有‘胖妞’给你飞怎么办?”

  2022年1月28日,经过一万多公里的飞行,两架执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的运-20运输机抵达汤加首都。这是运-20单次任务飞行航程最远的一次。

  这一天,在某军用机场,龙贻飞和平常一样走进运-20宽大的驾驶舱。和战友交流过后,这位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静待起飞的指令。

  “鲲鹏”展翅,扶摇万里。对于运-20来说,“大国之翼”的美誉名副其实。9年间,运-20在公众面前的每一次亮相都备受关注。珠海航展、武汉抗疫、联合军演……在世界的目光里,它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中国航展上,运-20恢弘的气势之下,一些细节被人们津津乐道:深灰色机身上,遍布着数以万计的航空铆钉,每一颗铆钉都对应一个小孔。这些让人惊叹的细节,和一位90后紧密相连。从为飞机手工制孔到成为运-20数字化装配工程师,胡洋的成长令人欣喜。看着自己亲手装配的运-20飞上蓝天,胡洋脸上扬起幸福的笑容。

  越过戈壁,越过高山,运-20翱翔于联合军演的天空。龙贻飞驾驭“鲲鹏”,将自信定格在世界镜头里。万钧之重、毫厘分秒之间,那英勇身姿和坚毅神情,成为他耀眼的青春瞬间。

  飞过平原,飞过山川,运-20背负着英雄回家。接到赴韩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任务,运-20首位女机长李凌超凝视着飞行航线:“再一次来到前辈们曾战斗过的这片天空,带着他们的遗骸回家,这是何等光荣的使命,又是何等沉甸甸的托付!”那天,李凌超送给自己8个字:“壮志凌云,超越自我。”

  “运-20来了!解放军来了!”新闻热搜里,运-20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一道道期盼和希望的目光。那天,当“鲲鹏”带着磅礴之势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年轻机械员陈飞松了一口气。几个小时前的冬夜凌晨,他和战友绕着飞机爬上爬下,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为满载希望的飞机保驾护航,这些不上蓝天的机务兵同样热血澎湃。

  专注、果决、自信、担当……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国之翼”背后的青春力量。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这是107年前《新青年》发刊词中的一句话。

  曾经,我军第一代飞行员在飞行时长只有几十小时的情况下,与敌人“空中拼刺刀”,再强大的对手和再先进的装备都不足以让他们畏惧。

  百年间,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力量迸发,到原子弹的“惊天巨响”挺起中华脊梁,再到“强国有我,强军有我”的青春宣言……一代代青年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用青春和热血演绎光荣与梦想。

  在梦想的蓝图里,无数人满怀希冀,负重前行。“绝云气,负青天”,每一代中国青年在向上的道路上,都有着破除一切阻碍的志气和锐气。

  “大国之翼”托举中国梦想。轰鸣的引擎,似一颗强劲的心脏,跳动着一个国家和一支军队昂扬向上的脉搏。新时代的天空,新时代青年必将以奋斗之姿,留下属于自己的闪亮航迹。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