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中国科学报】欧洲黑松露菌存在碳效益权衡策略

发布时间: 2021-09-02 08:4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欧洲黑松露(黑孢块菌)是一种名贵的地下菌根型食用菌,在许多国家已成功实现人工培育,但稳产、高产一直难以实现。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与菌根研究团队,以三年龄的蒙古栎和黑孢块菌外生菌根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蒙古栎光合效率、营养吸收、根际碳分泌以及根际细菌群落等指标,为欧洲黑松露的人工培育及种植园的经营管理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先后发表于《菌根》和《植物与土壤》期刊。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许多林木与土生真菌具有共生关系,形成的外生菌根在营养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外生菌根际生理生态及其与子实体产出、产量相关性等方面,仍有许多基础科学问题亟待回答。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黑孢块菌可以与蒙古栎幼苗较好地形成外生菌根,并显著促进蒙古栎生长发育,但是外生菌根如何调控根际生理生态,进而影响蒙古栎生长发育仍知之甚少。

  新研究结果显示,蒙古栎的磷吸收显著提升,而钾吸收受到抑制;地上部分光合固碳和地下部分总有机碳分泌明显增强,然而有机酸的分泌减少约50%。同时,根际细菌群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富集了更多的放线菌,部分细菌群落的丰度与根际碳分泌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以上结果表明,蒙古栎和黑孢块菌外生菌根可以通过调节蒙古栎的碳合成与分泌、根际细菌群落来促进其生长和营养吸收,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植物自身存在碳效益权衡策略,可更合理有效地分配光合固碳,并通过碳分泌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进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和土壤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循环。

  欧洲黑松露(黑孢块菌)是一种名贵的地下菌根型食用菌,在许多国家已成功实现人工培育,但稳产、高产一直难以实现。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与菌根研究团队,以三年龄的蒙古栎和黑孢块菌外生菌根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蒙古栎光合效率、营养吸收、根际碳分泌以及根际细菌群落等指标,为欧洲黑松露的人工培育及种植园的经营管理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先后发表于《菌根》和《植物与土壤》期刊。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许多林木与土生真菌具有共生关系,形成的外生菌根在营养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外生菌根际生理生态及其与子实体产出、产量相关性等方面,仍有许多基础科学问题亟待回答。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黑孢块菌可以与蒙古栎幼苗较好地形成外生菌根,并显著促进蒙古栎生长发育,但是外生菌根如何调控根际生理生态,进而影响蒙古栎生长发育仍知之甚少。

  新研究结果显示,蒙古栎的磷吸收显著提升,而钾吸收受到抑制;地上部分光合固碳和地下部分总有机碳分泌明显增强,然而有机酸的分泌减少约50%。同时,根际细菌群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富集了更多的放线菌,部分细菌群落的丰度与根际碳分泌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以上结果表明,蒙古栎和黑孢块菌外生菌根可以通过调节蒙古栎的碳合成与分泌、根际细菌群落来促进其生长和营养吸收,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植物自身存在碳效益权衡策略,可更合理有效地分配光合固碳,并通过碳分泌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进而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和土壤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循环。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