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一封感动中国的遗书:英雄赵一曼赴刑场前给儿子的绝笔信

发布时间: 2021-07-02 08:0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的爱,全天下没有哪一位母亲不疼爱从自己体内分离出来的骨肉,但是在面对国家利益之时,,为的就是能够让千千万万个家庭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让所有的孩子能够成长在没有硝烟的环境中。

  1905年10月,中国著名的抗战女英雄赵一曼出生了,她原名为李坤泰,出生于四川省白杨嘴村的一家封建地主家庭,自幼便在私塾内接受良好的教育。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给赵一曼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926年,当时还是学生的赵一曼选择加入了我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党员,同年10月,赵一曼考入武汉黄埔军校,后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

  1927年9月,赵一曼留学去了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赵一曼遵照组织指示回国,先后在上海、江西等地展开了地下革命工作,同年4月,赵一曼与陈达邦登记结婚,他们婚后产有一子,取名为宁儿。

  这时的赵一曼并没有因孩子的牵绊而放弃革命工作,她将自己唯一的孩子交付给了陈达邦的大哥陈岳云照顾后,自己转身又投向了革命事业。

  升级为母亲的赵一曼更懂得了国家的动荡不安对孩子们造成的伤害,她希望能够早些结束这场战乱,让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够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为此赵一曼更加努力的投身到抗战活动中。

  1931年,赵一曼被党组织调到了东北,参与了沈阳工厂的工人斗争,1933年,赵一曼奔赴哈尔滨,参与了哈尔滨电车工人的抗战罢工斗争。

  赵一曼一路四处奔波,将抗战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为革命事业挥洒着自己的血和汗水,人民群众非常拥护赵一曼,还曾亲切称呼她为李姐。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而拼尽全力,赵一曼作为一位母亲,怎么可能不牵挂自己年幼的孩子!可是在祖国和孩子之间,赵一曼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前者,只有祖国这个大家安全了,人民群众才能够安全,普天下的家庭才能够彻底的安枕无忧。

  1935年11月,在与敌军展开的激烈交战中,赵一曼为了掩护大部队而腿部受伤,昏迷时被敌军俘虏。

  残忍无度的敌军为了能从赵一曼的口中套取有用的情报,不惜对她进行了严酷的刑罚,面对敌军的冷血无情和暴行,赵一曼既没有流露出畏惧,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软弱,她在一轮轮的折磨中依然咬紧牙关,没有损害祖国的半点利益。

  敌军为了让赵一曼松口,不惜在她的伤患处不断的用马鞭抽打,锥心的疼痛使得赵一曼差点昏厥过去,但她仍然强忍着疼痛对敌军大声的呐喊道: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战。

  赵一曼是一位普通的女人,她会痛会流泪,但正是由于爱国情怀的支撑才让这个瘦弱的女人爆发出了庞大的力量,去抵抗敌军一次次近乎变态的折磨。

  1936年6月,赵一曼本在他人的协助下顺利的从敌军的爪牙中逃脱,后在奔赴抗战游击区的路上不幸被再次逮捕,这次的逮捕加剧了赵一曼悲惨的境况。

  敌军再次将酷刑升级,对她施以老虎凳、灌辣椒水和电刑等灭绝人性的暴行,赵一曼承受住了所有折磨,仍是缄口不言,导致敌军失去了最后的耐心,最终决定将赵一曼押送到珠河县执行。

  1936年8月1日,赵一曼坐上了押送她的火车,在车上赵一曼想到自己已时日无多,便跟看守人要来了纸和笔,在押送的途中写下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与叮嘱,赵一曼在遗书中这样写道: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战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简短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赵一曼对儿子的爱与期许,可惜她最终未能等到光明的到来。

  面对最后的生离死别,赵一曼才重新做回了母亲的角色,这封遗书问世后曾感动了千千万万颗中国心,赵一曼是一位合格的抗战英雄,但她却是一位不称职的母亲。

  在孩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赵一曼还是选择了艰险的革命道路,可是人们又怎能指责她的这种不称职呢,没有爱国英雄的自我牺牲,又怎么可能换来今日的和平呢。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敌军押到珠河县执行刑,枪决前赵一曼仍然在高声呐喊爱国口号,那悲壮的声音久久回荡在上空,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中国人。赵一曼牺牲的时候,只有31岁,她还未能感受到作为一个母亲的快乐,就已经离开这个残酷的世界了。

  时代不会忘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们,每一位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都会被历史所铭记,一代一代的弘扬下去,教导着每一位炎黄子孙更好的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因为那是用千千万万个革命战士的牺牲换来的。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