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衡水市饶阳县大送驾庄村:中共“七大”代表宋子珠

发布时间: 2021-05-07 15:2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历史性贡献,就是确立******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选举出以******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

  出席中共七大的544位代表中,有一位年轻代表,他叫宋子珠,是从千里之外的冀中抗日根据地选派来的。

  当年宋子珠28岁,河北衡水市饶阳县大送驾庄人,为党工作已经有14个年头了。

  中国共产党在饶阳成立较早,1924年春,中******员李锡九受北平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指示,到安平、饶阳一带发展党的组织,介绍韩子木加入中国共产党,使饶阳有了第一名共产党员,到1926年5月,全县发展党员30余人,党的组织先在县城,后发展到南部农村。1929年,小堤、大送驾庄、杨各庄一带,已经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县委书记温之蕴,在小堤小学教书,这里成了秘密联系点。大送驾庄共产党员郭东藏,以行医为名,进行党的宣传工作,他的药铺成了党的活动点。

  宋子珠(化名)真实姓名宋可义,排行老二,1917年生。他们兄弟五个,大哥宋可同,1911年生;老三宋可信(宋健民),1919年生;老四宋可仁(宋亚泽)1923年生;老五宋可行,1927年生。

  1931年1月,保属特委派博蠡中心县委委员于澄波来到饶阳,帮助饶阳党组织举行小堤“飞行集会”。郭东藏相信宋氏家庭忠实可靠,是个安全藏身之地,于是,让于澄波住在宋家的后院。14岁的宋可义担任送饭送水的任务,假称于澄波为舅舅。4岁的宋可行跟着,站在大门外站岗放哨,看着外人的活动情况。

  在郭东藏家,于澄波主持召开了各村党员联席会议,到会代表二十余人,他传达了“飞行集会”的实施方案,会议决定,由于澄波任总指挥。

  1931年1月14日,小堤香火庙会,饶阳六十多名党员,深县、安平二十多名党员,集中到小堤庙会的戏台前。宋可同、宋可义兄弟二人,跟在于澄波身边作为保护人。当王洪竹把大旗插在戏台上后,焦守健、何豪川先后登台讲演,宣传党的主张,号召穷人为争取自由团结起来,接着游行示威。他们手举红旗,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游行队伍,整整齐齐通过戏场。

  宋可同紧拉于澄波的手,带着宋可义,急忙离开小堤村,回到大送驾庄自己家里,赶紧藏了起来。

  小堤“飞行集会”暴露了饶阳党的组织,县警察局开始逮捕共产党员,温之蕴被捕,焦守健跑到了天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宋可同继续坚持秘密活动,1931年6月,加入共产党,并当上大送驾庄村长。

  小堤“飞行会议”,少年宋可义深受教育和锻炼,懂得了共产党是穷人翻身做主人的救星,因此,要求以于澄波“外甥”名义,护送于澄波回蠡县老家。

  于澄波通过这些天接触交谈,深感宋可义是个好苗子,他机智勇敢,对党忠诚,年少灵敏,嘴甜喜人,决定让他在县城开一个书店,做党的联络点。宋可同支持这一想法,宋可义也愿意独自一人在县城去闯一闯,见见世面。

  于澄波带领“外甥”宋可义,来到河间青塔书店,挑选了十口袋书刊,乘马车回到饶阳县城,在西马道选好的两间临街门市,“求知书屋”正式开张了。

  “求知书屋”与县立高小和师范学校较近,宋可义主动接触进步师生,还暗里让他们看《苏联建设》、《苏俄考察记》、《向导》等进步书刊。书店也成了共产党员靳伯祥、贾桂生、王金栋聚会地点。饶阳县委负责人焦守健,因小堤“飞行集合”暴露身份,跑到天津躲藏一段时间,他回县后,首先来到“求知书屋”,拉着宋可义的手亲切地说:“小伙计,你真行,想不到在县城你又做了件大事。”

  这些年,宋可义已经从一位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他接近进步师生,交流时势变化,暗售革命书刊,保护党的领导,在县城已经早有名气了。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根据县委指示,宋可义停办了书店,于1938年1月,从共青团员转为中******员。为方便工作,宋可义化名宋子珠,回到县城南部,担任了饶阳县第四区区委书记。

  “你有马莫要留在家,捐给游击队,去把鬼子杀,捐马救国人人敬,保国才能保住家。”

  “秋风起,秋分凉,我给八路军缝衣裳,妇女们多做几件棉衣裳,帮助战士打胜仗。打胜仗,打胜仗,收复失地保家乡……”

  宋子珠领导四区各村建立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带领群众和妇女,大唱这些抗日革命歌曲。面对残酷的斗争,宋子珠警惕性很高,日伪军从未见到过他的身影。

  宋氏老三宋可信(宋健民)跟着哥哥成了区游击队员,为了便于打游击,他帮助哥哥把四区二十多个村庄的街道、房舍、大沟、坟头,勾划一张草图。1938年1月,宋可信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被任命为县游击大队政委。

  根据抗日工作需要,1939年6月,宋子珠任中共饶阳县委委员,当年11月,正式任中共饶阳县委组织部长。

  1939年初,正上抗日高小的宋可仁(化名宋亚泽,宋子珠四弟),听说一二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带着部队到了饶阳大官亭正在征兵。他从学校回家跟母亲商量,要求去当八路军。母亲宋王氏老人,尽管舍不得儿子,但有一颗爱党爱国赤心,不把日本鬼子打跑,老百姓就不能过上好日子。她嘱咐宋可仁,要像他几个哥哥那样,英勇杀敌,把小日本赶出中国。老人拿出千针万线做好的两双鞋,与学校发的两本抗日课本包在一起,亲切的说:“带上,以后穿在脚上,走起路来,就会想起家乡的老娘。”

  一二0师和冀中军区,在大官亭村庆祝三八妇女节时,宋可仁这位八路军新战士,还唱了一首“秋风起,秋风凉,我给八路军缝衣裳……”的歌曲。

  一二0师首长,调查了解了宋可仁的家庭和几位胞兄的情况,深感是位难得人才,很快推荐他到延安去上抗日军政大学。

  抗日战争时期,饶阳县委为冀中区武强、献县、交河等县输送了大批领导干部,成为抗日模范县。这与宋子珠的工作扎实,领导坚强,广有人脉,心胸坦荡,有直接关系。1939年底,冀中区党委在武强县北代村召开会议,时任中共饶阳县委组织部部长的宋子珠,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第二年,宋子珠被派往延安,先后在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边区代表团成员,光荣的出席了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宋子珠任张家口市第二区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0月,随同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撤离张家口。

  宋氏老三宋可信(宋健民),1945年到国民党统治的天津搞敌工。天津解放后到西北、内蒙任商贸局长,后任河北省外贸厅厅长,一直到离休。

  宋子珠胞弟宋可仁(宋亚泽),在中原突围战役中,作为师政治部干部,为掩护首长壮烈牺牲。解放后,宋子珠在北京找到当年弟弟部队的司令员王树声,打听宋可仁的下落。王树声告诉他,你弟弟已经不在了。

  宋子珠先后任北京南口、天津、吉林等铁路局副局长、局长。1996年1月16日,在石家庄病世。

  如今健在的宋氏老五宋可行,1949年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华北军区补训军团卫生所,后回本县卫生局,一直到离休。他拿出一张珍贵照片,宋子珠和宋亚泽在延安的合影,面对两位哥哥的影像,深深鞠了一躬,说:“看,我们这几个兄弟,对国家和人民没有二心,都跟着共产党干了一辈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