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大檏风”吹来巴风楚韵——刘文谌中国画艺术展在深圳开幕

发布时间: 2021-05-07 08:5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大地是深沉的——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存在。”5月4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李可染画院、深圳市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大檏风——刘文谌中国画艺术展”在新世界中心大厦开幕。

  刘文谌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画写意重彩,作品厚重古朴,具有浓烈的楚文化特色。作为湖北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巴楚子弟,刘文谌先生的作品处处透露着巴风楚韵,让人感受到乡愁的滋味,感受到笔墨背后对故土的热爱、敬畏和眷恋,营造出一个“精神故乡”的悠远意境。

  “当我还在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很欣赏刘文谌老师的作品。上世纪90年代初,我珍藏了刘文谌老师的一本画册,并当作学习的范本。”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美协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说,作为楚地的艺术家,刘文谌老师传承、弘扬了楚地的文化。色彩浓艳的作品,展现了楚地农民的朴实生活。

  此次“山寨”系列画的是鄂西风光,在刘文谌斑驳的山水世界中,自有质朴的细腻和粗放的浪漫,交织编奏出随性而起、悠远绵长的田园牧歌。“残荷”系列是艺术家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有所感、有所思及有所悟。残荷清骨,不堕河泥,刘文谌以大片干涩苍劲的墨线与少许的红、黄重叠,隐喻出在一茎茎开败的荷花后,终有不灭的生命之火兀自燃烧。与用土纸作画的前二者不同,红梅则“绽放”在宣纸之上:似景繁花在百转的梅体与峻拔的梅枝上翻腾,好似火鸟的羽翼在黑天墨地里翻搅,红与黑的共舞,让人想起黑天里攒动的火把和深沉的红土地上裂开的点点天光。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