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就地过年也有“家乡味道”

发布时间: 2021-05-02 14:1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中国日报网2月9日电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中国今年倡导民众就地过年,并针对留在当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推出了各种暖心保障措施。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政府呼吁民众就地过年,针对留在当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推出了各种鼓励措施。

  上海市计划为过年期间留沪外来建设者提供通信费补贴、健康医疗补贴等。北京市将对留京保供的家政服务员及其所属家政服务企业给予奖励;天津市出台措施,对春节期间在津参加就业见习的外省市户籍人员给予补贴。一些地方还通过公交免费、技能培训补贴等,鼓励引导老家在外地的职工留在当地过年。

  另据路透社2月8日报道,许多选择就地过年的中国人还收到了家人寄来的特色年货,饱含浓浓“家乡味道”的包裹拉近了人们与家的距离。

  文章说,今年春节,北京居民王辉(音)决定不回重庆了。他已经收到了妈妈寄来的自制牛肉干、兔肉、麻婆豆腐和腊肉。

  “在妈妈眼里,我总是吃不饱。”27岁的王辉说。“新年是如此特殊的时刻,她要确保我有喜欢吃的食物,也就是家里的食物。”

  文章称,从本周五开始的中国农历新年通常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年度迁徙,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会返回家乡,但今年为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许多民众遵守疫情防控要求,选择就地过年。

  截至上周日(7日),近两个月来中国首次没有新增本土病例,这表明积极的措施已经抑制了病毒的传播。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伊莫金·佩奇-贾勒特说:“在经历了疫情肆虐的艰难一年之后,人们愿意在食品上花钱,作为安慰和奖励。”

  在城市工作的民众将当地的美食和主食发到老家,而父母则将家乡的美食发给在城市生活的孩子。

  “过年不回家,父母送‘年货’”已经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从杭州的西湖莲藕粉、东北哈尔滨的红肠,到四川的火锅配料,再到广东的潮汕手打牛肉丸,应有尽有。

  此外,新加坡《联合早报》还特别注意到,官方对就地过年政策下达指令,要求各地不得擅自“加码”和“一刀切”。

  文章称,中国各地陆续出台措施,鼓励民众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产生的交叉感染。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赵辰昕表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

  赵辰昕在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通过就地过年一定会有利于疫情防控,这会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能够大大减少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同时也节约了返乡、返城和节后找工作的时间,有利于节后的复工复产。”

  【中国那些事儿】让西方一些人失望了,世卫专家称武汉实验室泄露新冠病毒毫无根据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万剂新冠疫苗 外媒: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

  【中国那些事儿】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遏制中国”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中国那些事儿】“太极有用也有趣” 俄罗斯医生带新冠患者打太极加快康复

  【中国那些事儿】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为什么建立“反华联盟”的企图注定失败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