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老旧小区“加梯”今年要“再上层楼”

发布时间: 2021-04-29 21:23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楼房加装电梯,成为诸多居民的一件“心头事”。2019年,株洲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不过,目前来看,这项沉甸甸的民生工程喜忧参半。可喜的是上百台装好的电梯切实解决了上万户居民的“上楼难”问题。忧虑的是在业主协商、分摊出资、后期运维等讨论中,观望、反对、担忧又反复无常的情绪从未停止。

  今年,我市将继续坚持“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属地管理、保障安全”的原则,从百姓需求出发,以“宜改则改、愿改尽改”为目标,结合中央“旧改”项目,继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正如硬币有正反两面,“加梯”在为居民生活提升幸福指数的同时,必然迎来不少挑战。今年我市“加梯”工作将如何推进?

  “我今年84岁了,就住这栋2楼。装不装电梯对我们影响不大,但是楼上还有老人住,将心比心,我们当然同意装电梯。”近日,家住株洲市天元区园丁小区的凌奶奶说。

  园丁小区建于2002年,共有四个楼栋八个单元,最高7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125人,占比达30%。

  2018年,株洲启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试点,园丁小区也开始申请加装电梯。全体业主是否同意,是加装电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如何统一意见?高楼层业主与低楼层业主换位思考,耐心沟通,互相理解是关键。

  家住芦淞区的易奶奶今年76岁,7层高楼近130级楼梯,老人常年困在家中。装上电梯后,易奶奶“出门走走”的朴素愿望得以实现。但对她来说,电梯带来的生活变化,远不止方便上下楼。

  据了解,当初“加梯”协商时,她儿媳建了个名叫“加装电梯好邻居”的微信群,同单元楼的邻居们被她的孝心感动,全体业主很快签字通过。如今,协商早已结束,“好邻居”微信群依旧热闹,原本只是点头之交的邻里们,在微信群里熟络起来。

  合理选择方案,平衡各方需求。楼上的老人爬楼确实困难,将心比心,理应支持。对于低楼层居民担心电梯影响采光和通风等问题,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得到解决。

  截至去年底,我市共受理申请及实施加装电梯近800台,惠及150余个小区、约1.2万余户,解决了近5万群众上下楼难的问题。

  给老旧小区装上电梯,解决百姓上下楼难题,株洲作为在全省率先全面铺开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并明确补贴政策的城市,已经形成独有经验。

  为此,去年5月,省委政研室、省住建厅调研组一行来株进行调研,并做全省推广。

  我市作为率先明确有财政补贴的城市,按照10万元/台的标准,由市区两级财政对加装电梯进行补贴;率先基本实现“加梯”手续一站式办理。

  “我们将心比心来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一路摸索,一路创新。”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株洲从审批制度改革入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确保“该审的环节一个不能少”前提下,大胆突破与创新,变审批为联合审查。

  改革后,市民在区工作机构提交申请后,即可完成“一站式服务”,不需要再跑其他部门。区加装电梯工作机构在受理申请后,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市场监管、住建部门主动到现场勘查,提前介入,确保加梯方案在部门联合审查阶段的审查通过率。

  除财政补贴外,我市还通过优化住房维修基金使用,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鼓励纳入中央旧改的小区业主积极申报加装电梯,将加装电梯所需的管线迁移等费用统一在旧改方案中予以解决等办法,切实解决居民筹集资金难的问题。

  这些创造性的举措,推动了我市“加梯”工作的一步步进展,也赢得了市民、尤其是老旧小区居民的一份份认同。

  “一楼光线不好,加了电梯更加看不见,到时候房子也会卖不出去。”当记者问及加装电梯,石峰区某老旧小区一楼住户反问道:“我反正不用,为什么要挡住我家的光线?”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有呼声、有政策,尽管有利因素不少,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易。从走访中看,不少小区会遇到如业主意见不一、资金难筹集等难题,这也是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这里已经停工近一个月,还在协调中。”记者来到天元区花园三村1栋“加梯”施工现场,电梯间已建好一层,材料堆放有序,尚未竣工却不见施工人员。

  据天元区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因为相邻栋住户对“加梯”工作有异议,认为建成后的电梯会影响自己采光。多次协调未果,所以暂停施工并等待修改方案的审批回复。

  采访中,关于“扯皮”的故事多如牛毛。有说占用公共用地的,有说影响采光的,还有愿意装但不愿意出钱的……

  态度决定一切,虽说同住一栋楼,但不同的人群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算盘。增设电梯涉及邻里间通风、采光、日照、通行等权益问题,最大的瓶颈在于对住宅投入与回报的考量、可能增值和实际增值的权衡。

  其实,加装电梯后受益的是整栋住户,完善了建筑功能、提高了宜居水平不说,更给小区颜值和房屋升值注入了新动能。

  “确实不容易。既要当好公仆,又要做好协调者,在解读政策推进民生工程的同时,也要顾忌住户的利益平衡。”面对前期协调工作中遇见的问题,田心街道一位工作人员说出了心里话。

  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凝聚广泛共识、平衡各方利益,就需要发挥政府和社区统筹协调的作用,根据不同诉求拿出主导性意见,再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尽最大努力把居民的意见“统一”起来,通过找到各自利益的平衡点去加快推进项目。

  加装电梯既是好事,也是难事。今年,我市“加梯”工作将持续推进,面对难事,我们怎么破题?

  破解协调难。市旧城提质办牵头统筹调度、市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区工作机构具体实施、街道社区协助补充的四级联动工作架构,城区范围内统一流程、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的工作局面。

  党建,是社会治理“加速器”“金钥匙”。面对加梯业主协商难,株洲用党建引领破题。在芦淞区枫溪苑小区,党员王波上门数十次做通一楼业主工作;在天元区银苑小区,党支部组织“加装电梯为老人献一份孝心是不是我们的初心”等讨论,使党员住户带头承诺。

  小区治理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是社会治理的最小细胞。株洲推动加装电梯过程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引导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议,大家的事情共同办”,从倡议、筹建、使用均由群众自己主导、协商。

  破解审批难。在确保“该审的环节一个不能少”前提下,变规划许可、建设施工许可审批为联合审查。现场查勘工作,由各职能部门主动集中到现场办理;国土规划、建设、质监的审批工作,由部门联合审查联席会议集中审查,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群众在区工作机构提交申请后即可完成“一站式服务”。

  为扩大政策知晓度,我市还编印了宣传手册和宣传动画等让群众知晓政策,请社区居委会参与发动,怎么装、找谁装、遇到问题如何办一目了然。

  破解筹资难。在全省范围内第一个明确出台了由市区两级财政各给予每台加装电梯5万元补贴的政策,同时明确可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对于加装电梯施工图设计、地质勘查等费用偏高的问题,市住建局专门协调地勘单位及设计公司,承诺以最低价格服务业主。

  破解管养难。提前在电梯施工之前制定管养方案,明确管养责任和资金分摊比例。提前对成建制加装电梯的小区移交专业化的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并建设电梯应急救援智慧平台,对全市电梯实行全覆盖管养,形成快速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保险及商业化运营模式,按一定比例计提电梯广告位收入作为管养经费,降低管养成本。

  举措得力,知难行易。“株洲老旧小区的加梯,应了好事多磨这句话。只要各项政策到位工作入心,就一定能开出新局再上层楼。”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最后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