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设计慢行交通街区 为步行者和骑行者提供便利

发布时间: 2014-08-19 10:3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对城市和居民都大有裨益。为慢行交通(即主动交通模式)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当地空气污染、提高交通安全、促进居民体育锻炼等等。

  目前发展中城市的大多数居民还没有私家车,但是这些城市在设计和投资基础设施时却依然秉承以车为本的。例如,墨西哥的小汽车占城市出行总量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但该国的高速公却占了交通预算的四分之三。

  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应该考虑如何解决人的出行,而不是车辆的出行。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中心发布的《公交导向型城市发展指南》,三个设计原则可供参考,帮助城市规划者、开发商和居民增加城区的自行车和步行出行。这些原则对于新开发和再开发项目尤为重要,因为这些项目具备先期规划的黄金机遇。

  一、连通街道

  要解决以车为本的城市扩张难题,只需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出行距离越远,越可能需要用到汽车。鼓励驾车出行的道结构会提高出行距离,步行可能性越来越低,这样就会造成整个街区车流上升,反而了设计初衷。

  其实,街道应提高连通性,形成小街区和十字口的模式。开发商也许会考虑到客户可能认为不连通的街道比较舒适安全,但是步行者和骑车者最痛恨的正是“此不通”,而且会所有交通集中到几条主干道,对驾驶员和慢行者都构成安全。

  二、无车街道

  并非所有的街道都必须通行机动车。无车街道和交通限流街道是实现以人为本活动的关键。

  铺设良好的步行道或自行车道不仅能够提供户外活动场地,而且也是极佳的通勤设施。这些道可以紧邻小区后院,穿过公园,或作为林荫大道的组成部分。除发挥休闲功能外,这些道也应与公司、学校和公交站点等目的地相连。

  三、主动街道

  道设计很少会造成驾驶不便,如两车相会其中一辆必须靠边停车。但是行人和骑行者却经常遇见这种情况。促进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关键是能够让行人和骑行者享有高效、舒适、特别是安全的出行。例如:

  街上的车辆越多,自行车和步行的基础设施就越要得到保障。行人需要平整无阻的步行道,即步行区。宽阔的步行道也可为商业活动和社区互动提供空间。步行道具有天然的社交功能,应被视为具有交通功能的公共区域,而非只是连接建筑物之间的道。

  自行车道应该畅通无阻,而且最好利用停放车辆、护栏、短柱等障碍物,将自行车道同街道分开(《NACTO城市自行车道设计指南》提供了详细指导)。自行车存放架及公共区域自行车的安全停放对骑行者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常常因为担心偷车而放弃骑车出行。

  车流较大或较快的街道需要使用障碍隔离并行人和骑行者。尤其在不允许地面停车的街道,应使用绿化带人行道。这种绿化带表面具有透水功能,在暴雨时能起到排涝作用。

  骑行者和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必须得到。交通信号灯是很有效的方式,但还可使用一些费用更低的措施,如组合停车标志、凸起的道交叉口、小环岛、减速带、减速垫等,保障行人安全、频繁地过街步行者,避免与高速运行的车辆交通产生矛盾。

  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能够从各方面改善城市的整体健康,但是要让发展中城市实现慢行交通,城市领导者首先必须完善城市设计,为步行者和自行车骑行者提供便利。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