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九个必须”:br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密码”

发布时间: 2021-09-23 20:3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句句精辟、字字珠玑,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贯穿其中,“人民”二字出现了86次,可见人民在总书记心中的位置,也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讲话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回顾“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取得的四个“伟大成就”,进而第一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讲话在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基础上凝练出了“九个必须”,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

  多数人因看到而相信,唯少数人因相信而看到。100年来,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共产主义信仰熔铸到血脉里,敢于斗争,敢于奋斗,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成功的实践。

  “九个必须”的提出,目的就是“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积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九个必须”分别从根本保证、依靠力量和初心、指导思想、正确道路、安全保证、外部条件国际大战略、精神力量、复兴法宝、自身建设政治保证九大维度论述,构成了创造党的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谱系和成功密码,是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的“国之大者”。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是指正确的革命理论对革命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的理论,一定不会成功,但任何把理论教条化、刻舟求剑式的实践,也只会得到失败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九个必须”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一次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针对西方和公知们竭力鼓吹的“普世价值”,首次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九个必须”中还作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论断等。这些在讲话中的理论创新,是继续发展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学习和实践重点。

  3月5日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召开后,市委组织了由21人组成的宣讲团,我有幸成为宣讲团成员,依托过往的知识积累,又认真阅读党史文章,查阅大量党史资料,积极准备宣讲内容。从4月至今已宣讲15场,受众超过3000人次,宣讲对象涵盖了市直机关、市属企业、民营企业、社区、学校、县(区)和行政村,通过生动鲜活的事例宣讲,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四个意识”就是党性,“四个自信”就是信仰,“两个维护”就是核心。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拍过一部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影片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对话:“嗨,同志,您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穿越第聂伯河、翻过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30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岂止是星星之火,正如《国际歌》里写的“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道路。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