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把先发优势化成领跑实力

发布时间: 2021-06-18 10:2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今年5月份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级智能驾驶装载率超过15%,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在6月13日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的发言引发听众共鸣。

  得益于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超前眼光和战略布局,经过20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初具规模,具备了一定产业比较优势。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5月份,在汽车总产销量同环比均出现回落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5倍。以至于有机构将此前预计的全年200万辆销量调高至240万辆,显示出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大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电池一哥”宁德时代市值也在近期突破万亿元,成为创业板首个万亿市值公司。万亿俱乐部是各个市场里的明灯,指引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在港股和美股市场中,这个俱乐部成员主要是科技、互联网公司,在A股更多是白酒和金融类企业,而宁德时代作为科技型新万亿元公司的独苗,同样折射出资本市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期待。

  在看到产业变化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虽然智能电动汽车不再需要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换个角度来理解,门槛的降低意味着企业要做出差异化的产品更难了。事实上,从传统内燃机汽车到智能电动汽车,降低的只是动力系统门槛,而车身、底盘、电子电气等系统,以及制动、转向等基本功能的要求一点都没有降低。如果我们自身产业基础不牢,核心技术掌控不够,同样存在着从先发到被人赶超,甚至落后的危险。

  更何况,从整车企业来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当前我国还没有一家能全面抗衡特斯拉的企业,撼动其一家独大的局面。尽管遭遇“车顶维权”,但5月份特斯拉销量高达3.34万多辆,重返销量第一,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产品结构上,除了蔚来汽车和广汽埃安等个别车企,本土车企产品大部分仍以中低端为主,很多是赔钱赚吆喝。这表明,我们的品牌缺乏溢价能力。没有溢价能力,就难以占据价值链高端,引领市场走向。

  如果从产业链供应链来看,那么挑战同样严峻。目前,虽然我国已培育出像宁德时代这样的动力电池巨头,但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部分核心部件上,自主研发能力依然不足,存在被“卡脖子”风险。比如,车规级芯片、中高端车用传感器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被一些国外企业垄断;车载操作系统、车辆专用设计与模拟仿真软件等软件平台基本被外企掌控。显然,这不仅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而且必须下大气力突破。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