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关于土地管理法修改终于真相了?

发布时间: 2025-01-27 14:01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1月23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成都金牛宾馆礼堂举行,省政协委员色准、付少杰、王超、马薇分别走上通道,与记者面对面交流,并围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文化事业发展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情况和建议意见。

  “请问四川民族地区在推进15年免费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及提高师资水平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面对记者提问,省政协委员,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色准介绍,四川在省内民族地区大力推进15年免费教育,使民族地区的适龄学生全部受益。

  色准以阿坝州举例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秉持“让学校成为当地最好的环境,让老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让学生成为最受呵护的对象”的教育理念,各学段生均教育经费稳步增长。近年来,阿坝州办学条件大力改善,实现互联网千兆到校100%覆盖;2024年,全州海拔2500米以上的学校全部实现供暖。

  针对社会关注的民族地区师资问题,色准介绍,阿坝州全面构建师资队伍五级培训体系,实施“十百千万”名优骨干教师、校园长培养培训项目,这一系列举措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同步提升、助力学科专任教师配齐配强。“我们民族地区的学生们搭上了教育发展的‘快车’。相信随着这些举措的持续推进,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色准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作为阿坝州牧区4县之一,壤塘县教育长期面临教师流动性大、优秀学生留不住、远牧点学生上学不方便等困难。近年来,当地实施一系列措施,这些影响壤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正在被攻克。[详细]

  为彻底摆脱贫困“基因”,近年来壤塘不遗余力加码教育,教育占民生投入超2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6%。[详细]

  “几年前,都是我们一个班一个班动员学生参加免费辅导班,这几年已经变成了学生和家长早早的前来询问我们会不会开设辅导班。”甲央感叹道。[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