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75年毛主席接见各大军区领导看见马宁后:出个字谜给你猜猜?

发布时间: 2024-08-10 15:00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在见到空军司令员马宁的时候,毛主席说:“我出个字谜,给你猜猜?”马宁一愣,心想毛主席为什么要让我猜字谜呢?不过,马宁转头一想,还是回答说:“是,主席!”

  事实上,这个字谜的谜底,是一个“骚”字。在毛主席看来,马宁将军是一个独领风骚的人。这是因为,马宁是新中国空军历届司令员中,第一位能够驾驶飞机上天的空军司令员。

  马宁,1922年9月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县长沟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有些土地,按照那时候的标准划分,属于中农家庭。马宁出生后,父母给他取名为“马瑞平”。

  大部分的同学写的都是花花草草的小故事,马宁写的却是他看到街上的乞丐夏天被蚊虫叮咬,冬天在桥洞子底下冻得发抖的事情。在日记的最后,马宁写到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马宁的日记,得到了善良老师的好评,并在班级里朗读,公开表扬。

  在小学毕业的时候,由于家里的劳动力不够,母亲想让马宁在家里帮活,便做出了不让孩子继续上学的打算。最后,在马宁大伯的劝说下,马宁才到外地上了学。为此,马宁答应母亲:“我上学,家里的农活利用星期天干,肯定不耽误农时。”

  由于没办法继续上学,马宁便回到家里。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马宁来到山西晋城,在一所共产党办的学校里,听进步老师讲课。

  在听了一个月后,马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不久后,马宁被分配到晋冀豫军区政治部。

  在军区政治部,踏实肯干的马宁,赢得了政治部主任赖际发的好感。他对马宁说:“你到边纵司令部民运科,干科长吧。”

  1940年,马宁被调到刘伯承的一二九师,在十一旅旅部担任了作战参谋。在百团大战的过程中,马宁和战友们一起炸铁路。在一次炸铁路的时候,敌人子弹擦着马宁的头皮飞过,差点就丢了性命。

  在毛主席到重庆谈判期间,阎锡山按照蒋介石的授意,在上党地区集结了重兵,企图攻占晋东南10个县的解放区。

  同志们都担心把阎锡山打疼了,毛主席在重庆不安全。对此,毛主席却说:“你们打得越好,我就越安全。”

  9月上党战役打响。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与上党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面对面的较量。

  在上党战役中,晋冀鲁豫野战军六纵五十团(团长和参谋长空缺)副团长马宁奉命,带领五十团与四十九团、五十一团,一起将长治守军看住。说起来,五十团真正的火力,只有两挺重机枪,其余皆是土枪,且每人只有3发子弹。

  在天快亮的时候,敌人开始突围向西逃窜。结合地图和周围的地形,经过思考,马宁判断:敌人想要逃跑,必须要逃进前面的山口,里面是一个狭长的山沟,只有出了山沟,过了黄河才算安全。

  于是,马宁命令部队向敌人发起追击。在追到山沟里的时候,战士们抓到了百十名掉了队的国民党士兵。但是,一直追到半夜,都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

  难道,这股敌人飞了?这一点,马宁不相信,便让部队原地休息,自己则带着警卫员爬上一个山头观察。刚转过身,马宁便发现了山沟里有大量的敌人正在休息。

  在前面的小山坡上,敌人布置了一个排的敌人警戒。不一会儿,敌人将警戒排撤回去,继续沿着山沟逃跑。

  马宁立即赶回部队,带着部队沿着敌人逃跑的方向,继续追击。后来,马宁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了这股逃窜之敌,俘虏了2000多名敌军,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以及军用物资。

  1946年,在金乡、鱼台战役中,马宁被流弹击中腹部,受伤严重。听说马宁受伤,旅长李德生立即过来看望,亲自安排把马宁送往医院,并嘱咐卫生队队长罗玉琪:“

  在手术台上,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卫生部部长詹少联,立即为马宁做了手术。经过五个多小时紧张的手术后,詹少联医生终于把马宁救了回来。

  1947年5月,伤愈出院后,在跃进大别山的战斗中,马宁率领部队在宣化店与敌人战斗的时候,左腿中弹受伤。

  负伤后,马宁和医生、警卫、炊事员一起,在当地的一个山洞中养伤。一个多月后,马宁的伤刚刚愈合,便听见山下传来了密集的枪声,于是马宁决定立即转移,去追大部队。

  一天,天降大雨。这时候,从山下传来了敌人的枪声,马宁只好冒着大雨骑马上山躲避。没成想,马蹄突然踏空,马宁随马一起从山上滚下来,刚刚愈合的大腿,再次受伤。后来,马宁被战士们抬着追赶部队。

  终于,马宁追上了部队,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医生检查后发现,马宁的断骨已经愈合,但是比右腿短了4厘米。

  “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主席的话,让马宁感到非常兴奋。在兴奋之余,马宁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连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想法:“

  为了让马宁打发空余的时间,爱人为他带来了一本苏联作家创作的小说,书名叫做《真正的人——无脚飞将军》。

  翻开小说,马宁被书中的主人公。完全吸引住了。于是,想要开飞机的那个愿望又一次出现在了马宁的脑海里:“人家苏联人无脚都能飞行,我左腿只比右腿短几厘米,为什么不能飞?”

  后来,根据中央军委组建空军的指示和“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的方针,空军到陆军中挑选骨干和选拔飞行员。

  然而,在体检的时候,苏联军医指着马宁的左腿,摇着头说:“同志,飞机是要上天的,你这种身体状况,怎么能行?”

  就在要被淘汰的时候,马宁想起了曾经救过他的纵队卫生部部长詹少联。如今的詹少联,已经是军委卫生部干部处处长。于是,马宁立即给詹少联打电话,请求詹少联和苏联医生打个招呼,好让自己入选。

  听完马宁的请求后,詹少联表示,他可以和这个苏联医生解释一下。在詹少联的帮助下,马宁拿到了体检表,继续接受体检。

  每一项都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是在检查嗅觉的时候,马宁在5个瓶子中,只闻对了3个。看见医生摇头,马宁连忙做了解释。但是无论马宁怎么说,医生就是不让马宁过关。

  无奈之下,马宁只好找到了空军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吴法宪说:“许多体检不过关的同志,都安排在空军地面工作了,不行你也干地面工作吧。”听了吴法宪的话,马宁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

  见马宁态度十分坚决,吴法宪笑着说:“真拿你没办法,这样吧,我拨给你300斤小米(那时候货币是用小米代替的),你拿去好好治一治鼻子再说。”

  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飞行理论,还是登机飞行,马宁都学得非常刻苦、认真。由于在带飞时表现非常出色,马宁因此被批准为这一批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的学员。

  当马宁按计划完成了各种飞行动作,平稳降落在T字布上后,苏联教员来到刚下飞机的马宁面前,拥抱着他,高兴地说:“哈啦少!哈啦少!”

  很快,马宁就掌握了飞机驾驶技术。在每一次有新的飞行科目时,马宁都是第一个登机去飞。看到马宁在飞行方面表现出来的灵性和特殊才能,苏联教员和战友们都觉得非常了不起,所有从初教机到高教机,每一种新机型的改装飞行,马宁都是第一个放单飞。

  后来,由于学校缺少飞行教员,在其他学员放单飞的时候,干脆就让马宁坐在教员的座位上,为放单飞的学员保驾。

  由于在航校的整个飞行过程中,马宁一直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不久后,马宁便完成了所有飞行科目,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各项考核,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轰炸机飞行员。

  1952年,从学校毕业后,马宁被任命为航空兵第二十师副师长,到安徽蚌埠组建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师。后来,师长被调走,马宁接任了师长一职。

  1954年,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华东军区决定先解放浙东沿海岛屿。8月31日,张爱萍在宁波主持召开了参战的三级指挥员会议,研讨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战役构想。

  在战役开始前,为了摸清一江山岛敌军阵地的真实情况,马宁决定亲自驾驶飞机到岛屿上侦查。大家认为这样做太过危险,都劝他不要亲自去。但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马宁还是亲自驾驶着飞机,前往侦查。

  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岛开始。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一江山岛发起攻击。

  马宁指挥三个轰炸机大队,对一江山岛的敌指挥所、主要阵地火力网、纵深工事等军事要地,进行了火力突击。同时,为了迷惑敌军,出动了轰炸机、强击机各一个大队,轰炸了大陈岛敌军指挥所和远程炮兵阵地,使大陈岛敌军指挥所通讯中断,指挥失灵。

  随后,马宁又指挥一个轰炸机大队,对一江山岛纵深敌军的核心工事和指挥机构,实施了第二次航空火力突击,使敌人全岛的指挥系统瘫痪,支援了陆军部队的登陆突破作战和纵深战斗。

  1955年9月,解放军实行军衔制,马宁被授予空军上校军衔;1959年,马宁被任命为空一军副军长,后又接任军长,1960年晋升空军大校军衔;1964年4月晋升空军少将军衔。

  1971年,中央决定,由曹里怀、王辉球、邝任农、薛少卿、梁璞等五人组成空军领导小组,开始着手组建空军领导班子。

  此时,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想到了和自己一起从战壕里滚过来的马宁。李德生认为,这个马宁不但十分坚强,更是开得一手好飞机,便向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推荐了他。

  1973年2月,兰州军区司令皮定均打电话,找到马宁。在电话里,皮定均说:“马宁同志,北京已经派来了飞机,要接你马上到北京去开会。”马宁感到十分疑惑,便问:“开什么会?”皮定均说:“不用多问,到北京后,你就知道了。”

  3月,在空军党委召开的第四届五次会议期间,有人悄悄地对马宁说:“这回,你可能要驾辕了。”马宁严肃地说:“驾什么辕?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啊!”

  然而,在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央便宣布了让马宁担任空军司令员的命令。武汉军区空军司令员傅传作少将为政治委员,张廷发少将、成钧中将、曹里怀中将、邝任农中将等人为副司令员,高厚良、杜玉福为副政治委员。对于这件事情,马宁将军后来回忆说: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发生。地震发生后,驻唐山的空六军在第一时间派专机,将唐山市军政领导送到北京,向党中央及时汇报了地震灾情。

  由于在预定的天津杨村机场无法降落,空军司令部果断指示,专机直接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专机降落后,为了尽快将灾情情况向党中央汇报,马宁指示专机组:

  在马宁的安排下,汇报组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中南海,使中央领导及时了解了唐山大地震后,当地的受灾情况。

  在整个救灾过程中,空军出动了3000多名指战员,派出168架飞机,飞行了2478架次,运送救灾人员5800多人,物资2万余吨,伤员2万多人。在唐山机场最繁忙的时候,每隔26秒就起降1架飞机。这次救援,被人民日报评论为“

  离休之后,马宁依然十分关注世界大事、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新中国空军的建设。对于世界空军发展趋势和中国空军装备发展建设情况,马宁给予了特殊的关注。

  由于在各个年代,为空军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空军广大官兵依然没有忘记他们的老司令员,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马司令”。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后来的我。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太平盛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