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关于流浪狗小萨可以这样理解吗?
核心大城市通过撤县设区、合并周边城市的路子已被堵死,大城市发展路在何方?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病”不断显现,包括交通、就业、教育、住房等等压力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三年多的新冠疫情防控,武汉、上海、广州、郑州等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疫情防控突发状况不断,给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回顾过去10年,各核心大城市通过合并周边城市、撤县设区迅速扩容,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核心地位得到巩固,它们当中受益最大的是哪些城市呢?
近年来,不乏大城市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城市升级,特别是一线城市及准一线城市虹吸效应日益显着,形成了超大特大城市。但也有一些大城市通过强势合并周边地区,迅速做大规模体量,形成向心趋势,也促进了城市快速晋级。
过去10年,合肥、成都、西安、济南、长春分别通过不同形式,完成了城市的扩张,在城市竞争中赢得先机。
、马鞍山、芜湖三市,拆分后的巢湖市(县级)和庐江县划归合肥,和县小部分和无为县划归芜湖,含山县和大部分和县划归马鞍山。三分巢湖形成共赢,对合肥来说,巢湖成了内湖,解决了合肥发展空间不足问题,至此,合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强省会战略下乘风破浪,至2020年合肥GDP首破万亿,成为全国第23个迈入万亿俱乐部门槛的城市。#合肥头条#
2016年,原资阳代管的简阳市改由代管,原因在于成都第二个机场天府国际机场于2015年1月获批,却位于简阳境内,为便于服务成都经济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简阳改为成都代管。自此,简阳搭上了成都快速发展的便车,成都同样为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凸显。
开始代管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作为我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西咸新区万完成GDP652亿元,位列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的第15位,与重庆两江新区、成都天府新区GDP双双突破4000亿还相去甚远。2021年7月,为进一步理清和优化西咸新区的行政体制,加快推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按照“全面授权、不留空白”的要求,由西安全面代管,解决了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后西咸新区,归属感将进一步加强,“我是哪里人”问题解决后,西安将打通“任督二脉”,成为真正的赢家
区域核心地位,经国务院批准山东莱芜市被撤销,整体被划归济南。自此,1+1>2的效能迅速发酵,经济总量超越西安、福州、合肥等省会城市。
2020年济南GDP突破万亿,正逐步缩小与青岛的差距,彻底甩开同省兄弟城市烟台,城市常住人口逼近千万级别,城区人口达到587.8万人,迅速跻身特大城市行列。#济南头条#
迎来发展新契机,为构建汽车城市全产业链生态圈,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公主岭市(县级市)由原四平代管改为长春代管,
作为东北地区的地理中心,长春在东北地区的新定位迅速引起广泛热议,东北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争甚嚣尘上,沉阳倍感压力。#长春头条#
过去10年,我国县的数量由1461个减少至1312个,减少了149个,市辖区由853个增加至973个,增加了120个,县级市由370个增加至388个,增加了18个。
作为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头部城市,超大、特大城市逐步实现无县化,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一些城市前仆后继,无县城市持续扩容。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率先实现“无县城市”,包括武汉、天津、南京、佛山、东莞5个新一线城市也先后迈入“无县时代”。
撤县设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整体协同发展能力,迅速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推进了城市一体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得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包括:广州撤增城;北京撤密云;武汉撤汉阳、武昌;南京撤江宁;杭州撤富阳;济南撤济阳等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借助城市扩容,一些城市迅速做大做强,让尚在场外的城市跃跃欲试,也加入城市扩容的“竞赛”中来。包括:合肥提出将肥东、肥西、庐江撤县设区;长沙提出将长沙县撤县设区;潍坊提出昌乐撤县设区;兰州提出榆中撤县设区;郑州荥阳撤县设区等等。
然而,自2021年起,大城市通过兼并、撤县设区的实现迅速扩张的之路受到严控,城市发展路径风口突变,中国城市化进程迎来转折点。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格局:
新格局:“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全面形成,城市群承载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都市圈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建成。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有序疏解,大中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小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显而易见,未来城市化将重点围绕都市圈、城市群展开;为超大特大城市“瘦身”,提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县域经济成为新趋势。
中心城市战略、强省会战略单一扩张的局面将改变,将形成中心城市、城市群、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相互协同,不同层级接续发展的新城市发展链条。
按照“两横三纵”(如上图)城镇化战略格局,目前,在轴线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较为成熟,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他城市群竞争力尚需培育壮大。
建立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既有利于超大特大城市在更大范围更好配置资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对实施好新型城镇化战略至关重要。要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打造世界一流城市群。要引导超大特大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通过构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梯次配套的产业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
2022年12月,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成为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后获批的第7个国家级都市圈,都市圈的不断发展壮大,正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2022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至此,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发展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长江中下游3省31市建圈入群,湖北、湖南、江西这些城市更有优势 )。目前,武汉、长株潭、南昌三大都市圈已有两个获批国家级都市圈,三大都市圈武汉最强,长株潭稍弱,而南昌实力最弱,其核心城市实力不强,带动不足,尚需补短板。三大都市圈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主体,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展望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将形成“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一体化发展空间新格局,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七普数据,我国共有21个超大、特大城市。其中,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包括:南京、石家庄、苏州、合肥、宁波等人口大市未入围,原因是衡量城市规模划分的不是城市常住人口,而是城区人口,辖区县级市以及县城人口不含在内。
如何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破解“大城市病”,推动“瘦身健体”?国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也给出了明确意见:
1.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 2.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医疗和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 3.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提高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
过去“摊大饼”式的高强度、高密度城市建设方式将成为过去。值得注意的是,
对超大、特大城市来说,住房仍是稀缺资源,指望一线、强二线城市房价大幅下降不现实
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被纾解,向中心城市周边城市转移,都市圈内辐射的城市将受益;
过度集中的医疗和高等教育资源将逐步向中心城区外迁移,缓解城市核心区的资源承载能力;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大趋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将是城市发展主轴。
在产业布局上,以上海为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世界集群的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以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产业不断壮大的新型产业体系。#上海头条#
在疏解中心区上,以北京为例:2014年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000余家;疏解提升区域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千家;北大等4所高校新校区投入使用;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大量行政机关、企业实现搬迁。#北京头条#
在打破“一家独大”上,以成都为例:自川渝分家后,四川以成都一家独大,常住人口超两千万。多年来,在强省会的战略引领下,成都城市规模迅速膨胀,10年净增长超600万人,成都确实做大做强了,但其他兄弟城市却相对发展缓慢,17个城市人口负增长。2021年7月,《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提出持续推进非核心功能疏解,至2025年再完成112个非核心功能疏散项目。#成都头条#
区域副中心城市是一个地区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地区经济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手段,对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图表中,这些副中心城市一般为区域内经济发展较好的强地级市,其发展水平代表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平衡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资源型为主的城市,如赣州、长治、曲靖、遵义、大同等地;另一类是具有较强产业链支撑的工业强市,如洛阳、徐州、襄阳、芜湖、绵阳、珠海、湛江等地。
目前来看,副中心城市普遍受到区域中心城市的挤压,是被虹吸的对象,产业结构单一,提质面临瓶颈。因此,给予区域副中心城市更多的政策扶持,引导其与区域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是迫在眉睫。
此外,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正成为一种新趋势(新趋势!最新百强县市榜单,粤险挂零,鲁13地上榜,苏浙成大赢家)。
县域经济离不开核心城市的辐射,只有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共享产业资源,主动向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带借力,依托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等优势,借力借势发展,形成县域特色产业优势,才能突破发展瓶颈。
总之,大城市发展的路径突变,比的是辐射带动能力,拼的是核心竞争力和城市治理能力。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 (06-03) 为创业者赋能 科技寺携手全球合作
- (03-28) 伊赛亚-托马斯:詹姆斯是场上教练
- (09-04) 爱成都迎大运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
- (07-06) 两架飞机在美国上空相撞后坠湖 机
- (05-20) 第一书记当练好“开路功”“劝导功
- (08-07) 美国平均每80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
- (09-07) 虹口区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暨区
- (11-14) 郭采洁带队做客火星情报局万和热水
- (04-01) 客如云发布2021年中国小龙虾餐饮市
- (08-25) 小朋友滑步车比赛摔倒立马爬起来
- (08-24) 衡水中学校长之子赴西藏参加高考已
- (05-02) 商务办公的理想之选华为(HUAWEI)
- (07-21) 养老其实是“重要且紧急”U饭为居
- (05-09) 六月妈妈回顾:南瓜大放异彩六月谎
- (06-10) 汉迪:全明星赛后詹姆斯开始改变自
- (04-21) 直击今世缘业绩会:重点发力国缘V
- (12-19) 关于参加婚礼服装可以这样理解吗?
- (02-09) 龙斗士摇钱树 圣龙骑士摇出来
- (11-27) 关于起凡黄盖出装到底是个什么梗?
- (06-10) 七年前的今天詹姆斯总决赛G2迎面强
- (09-04)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吉利造“最强
- (08-14) 红四方面军过武山
- (02-11) 跨服战 骑士战歌教你如何提升战力
- (03-11) 詹皇公开挺库里:NBA名宿纷纷炮轰
- (05-01) 视频-牛马大战G5 马刺3-2擒小牛拿
- (07-14) 精准服务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 (06-11) 不思议迷宫寸金难买寸光阴攻略2021
- (05-19) 轻松集结号——“唱来唱去”唱不勿
- (02-11) NBA赔率解读:低胜赔示好热火 三巨
- (10-28) 四川自古有四个“川”分别是哪4川
- (04-19) NBA高层独家解读东部首轮:山猫会
- (05-30) NBA球员工会总裁:保罗在复赛中扮
- (09-30) 已是第一再难突破?中怡康第39周:
- (10-27) 开业首日被“砸场子”?家乐福怒曝
- (11-12) 曹德旺呼吁不要用“老赖”形容破产
- (11-05) 科技战疫慈善先行平安信托践行ESG
- (11-17) 陈娇娇的香艳和屈辱真的还是假的?
- (12-19) 开学第一天:700天的思念
- (07-15) 贾跃亭仍未归来其妻回国并称“使命
- (10-21) “北京星航智造”入选崛起中国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