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有关梧桐那么伤新浪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4-11-28 13:56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近日,“双11”创造了“千万级”带货业绩的“麦琪啦”,被媒体披露所售卖的产品均无药品相关标识。

  在直播间里,网红主播“麦琪啦”售卖国内外多种保健类产品。她把这些产品吹成“神药”,并称部分是“独家售卖”“新品首发”,用一系列话术暗示这些产品可治疗疾病甚至肿瘤。

  比如,故意使用英文,或者拆分病名,把尿毒症说成某毒、某什么症,用“CA”指代癌症。讲成效时,就用“相当哇塞”“立竿见某影”来蒙骗消费者。

  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这是基本的常识。突破常识,让家人们纷纷下单的主播,即使不是医生,却胜似医生。

  为了诱导消费者,“麦琪啦”精心打造高学历、高颜值、高消费的富婆人设,不过是增加粉丝滤镜的一种包装手段。

  近年来,网络直播带货行业飞速发展,乱象频出一再引发大众的警觉。以虚假宣传博取流量、带动销量恶行屡禁不绝。

  在直播间售卖火爆的“三品一械”,一方面利用了现代人到处弥漫健康焦虑,另一方面利用了直播带货缺乏有效监管,且法律辐射面相对模糊。

  话术陷阱不断,剧本精心设计,“神药”显然有备而来。不少粉丝纷纷上钩,对主播深信不疑,钱包很快就被围猎。

  保健品频频翻车,神医人设塌房,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这些问题不仅对消费者的钱财造成伤害,甚至会耽误病情的诊断,造成恶劣的后果。

  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神医神药出没再平常不过。直播带保健品的虚假宣传、违规广告、销售误导等负面舆情不断。

  平台审查依然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简单的敏感词筛查停留在相对机械的层面,只要主播稍稍改变话术,便可轻松逃逸。

  与此相对应,平台层面对于直播间的“封禁”,往往只是一时的。短暂停止后很快复播,形成了一种“错了还做,做了不改”的恶性循环。

  在处罚层面,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虚假宣传的罚款金额,相比直播带货收入仍然微不足道,对违规人员不足以形成有效威慑。想要真正解决神药带货的乱象,更高层级的法律法规必须不断完善。

  最后,正如保健品销售的核心是消费者教育,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要理性对待自身的健康焦虑,理性参与直播,而不要拿自己的健康下赌注。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