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历史和现实证明,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二者互为表征,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与内在一致性,把握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才能稳步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深刻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变化和规律,作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对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论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总体思路,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的重点要求与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顶层高度设计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主题主线,指明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关键是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依靠创新发展提供动力,依靠协调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绿色发展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以开放发展深化现代化的格局与发展空间,以共享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价值追求。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联,都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通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得以不断推进和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内涵特征同时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从这五个方面的特征和优势中不难看出,其中的每一个特征和优势都蕴含着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发展,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更好满足超大规模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解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同时以高质量发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同时,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只用通过高质量发展推进高产出、高效益、低排放、低污染的增长,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一带一路”有序发展,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增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才能避免走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独特优势必然要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独特优势,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创新。它科学研判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明确了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深层逻辑关系,标注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与其他几个方面的要求是一个有机统一、相关贯通的整体。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惟其如此,这条道路才得以越走越宽阔。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系列重大原则。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牢牢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要有系统性思维,科学进行整体构建,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从新发展理念到国内经济体系,再到对外开放,构建起涵盖经济,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面的整体布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要有辩证性思维,科学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包括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战略与策略的关系、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既把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的有效提升上来,又要在此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的量的增长,从而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坚持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题,以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有很多。新时代,必须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 (02-05) 沉凌模仿曾轶可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09-25) 美国如何患上“失落焦虑症”——解
- (05-05) 书写企业家精神|贰厂厂长周迓昕:
- (12-22) 南京初步建立四级林长制体系:责任
- (11-24) 作品档案之番号WANZ-422 正太控 澁
- (10-23) 曾可妮原名及个人资料:曾可妮家境
- (10-14) C罗打小孩被起诉后曼联支持他不回
- (05-17) 科尔克马兹晒帅照:做你自己别人都
- (04-28) 广汽埃安Y正式开启预售纯电动A级SU
- (11-04) 彭昱畅王祖蓝亮了 直播150分钟带货
- (12-08) 有关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底层逻辑是
- (11-15) 股票里的做t是什么意思
- (02-22) 猫咪老师铃声究竟什么情况?
- (08-05) 神工股份欲冲百元?中报净利同比增
- (09-24) 有关以(yǐ)毒(dú)攻(gōng)毒(d
- (09-29) 新建镇矛调中心成功调处一起借贷纠
- (04-22) 雄鹿副总经理米尔特-纽顿是公牛新
- (10-17) 华晨宇便开启会议室录音室连轴转模
- (10-14) 华山论剑重启剧派网以文事育文人弘
- (03-28) 那年今日:1955年10月8日着名科学
- (09-28) “分享所爱悦人利己”友拾惠社交电
- (11-11) 波司登“新一代羽绒服”人气爆棚
- (08-05) 众志成城战“疫”情睢宁青年在行动
- (02-11) 龙背上的骑士3》前传DLC 胸猛姐妹
- (07-13) 贵州公交坠湖司机尸检结果公开 是
- (09-22) 百 家 博 娱 乐 官 方 网_百 家 博
- (04-17) 库里:当时自己得流感很害怕感染的
- (06-28) 金晨熙:周五获利18美金合作共赢止
- (01-27) 全力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 中国
- (07-22) 大陆不会血洗****** 具体怎么回事
- (08-17) 男子站在20多层的外墙上坠亡 生前
- (07-22) 用英语问路消息可靠吗?
- (10-02) 遂平县阳丰镇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
- (01-18) 寺库上线GUCCI印花丝巾潮人出街必
- (07-06) 沪指站上3200点进入技术性牛市 最
- (08-09) 全球孔院援手战“疫”
- (11-23) 女教师在校门口被家长殴打致倒地不
- (11-12) 海口提出奖励三类商品房 本地装配
- (08-19) 65周岁及以上老人体检免费
- (10-20) 首场观看量2145多万的云演唱会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