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聚焦前沿技术短视频平台联合高校打造AI学科新名片

发布时间: 2025-09-18 08:1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周末刚吃过早饭,大三学生王宇便打开电脑,准备跟着清华大学的抖音公开课跨专业学习C++编程语言﹔与此同时,千裡之外的程序员小王利用午休时间,通过南京大学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短视频课程攻克技术难题。

  这生动的场景正是当下知识传播变革的缩影,在互联网公开课平台上,优质高校资源正突破围墙,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能随时随地接触前沿知识。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对相关内容的需求日益增长。《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而当前我国AI人才缺口仍然很大。高校作為人才培养主阵地,亟须创新知识传播与教学模式。

  其中,互联网平台“完整课程+短视频切片”的形式,既保留知识系统性,又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不仅让高校AI学科实力得到充分展示,更构建起普惠的学习生态。

  以抖音精选公开课為例,今年8月上线以来,已与30多所“双一流”高校携手,打造“AI 时代前沿学科新名片”系列课程,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优质内容推向大眾。

  其中,北京大学上线的12门完整课程收获超6600万次播放,郭煒老师讲授的《实用Python程序设计》播放量破千万﹔清华大学累计上线7门课程,单门课程播放量均超过百万﹔南京大学的6门计算机课程总时长超3600分鐘,累计播放量突破370万次﹔哈尔滨工业大学推出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等五门课程总播放量突破1300万,单门课程播放量超420万。

  据了解,这些课程由资深教授团队打造,採用动画、案例解析等生动形式,即使零基础学习者也能轻鬆入门,实现“让知识像空气般触手可及”。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这种“短视频平台+高校”的合作模式颇具推广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搭建起產学研融合的新桥梁。平台上的师生互动让教学更精准,不同高校间的交流激发学科创新活力。

  AI人才培养需要打通產学研链条,而短视频平台正成為连接高校教育与產业需求的关键纽带。通过展示前沿成果、传播核心知识,这些公开课不仅是高校的“学科名片”,也成為培育全民AI素养、储备產业人才的重要载体。

  有专家表示,互联网平台与高校的携手,正以创新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种探索既响应了国家战略需求,又满足了人民群眾对高质量教育的向往。未来,随着“云端课堂”不断发展,将有更多人通过指尖的滑动,与前沿知识相遇,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贵州,某化工企业一处矿山的地面主控室内,技术员轻点操控板,井下的智能设备迅速执行指令,将材料精准灌入矿坑,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工作流程,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算法等融合应用使充填系统实现智能化升级,极大减轻了人员劳动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安全生產。…

  人民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王绍绍)周末刚吃过早饭,大三学生王宇便打开电脑,准备跟着清华大学的抖音公开课跨专业学习C++编程语言﹔与此同时,千裡之外的程序员小王利用午休时间,通过南京大学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短视频课程攻克技术难题。 这生动的场景正是当下知识传播变革的缩影,在互联网公开课平台上,优质高校资源正突破围墙,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能随时随地接触前沿知识。…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