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青年说|Z时代的我们

发布时间: 2024-04-05 14:28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二次元世代”、“网络原住民”、“电子土着”……这些都是“Z世代”的标签。在今天,Z世代人口数量高达2.6亿。Z世代到底是什么?你是Z世代吗?

  快来看看你是否中招!爱打王者荣耀?爱玩剧本杀?为偶像发帖打榜?向宠物寻求治愈?从小生活在网络智能时代?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请耐心看完这篇为你精心打造的文章。

  “Z世代”一般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围绕他们身旁的是互联网、即时通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如今,他们已是互联网阵地的主流。爱潮玩、爱悦已、爱颜值、爱养生、爱国货……许多对Z世代的定义似乎浮于表面。毕竟,有个性、前卫、追求时尚、引领潮流、热爱挑战……这些标签曾经也适用于80后、90后们。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都有人年轻。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Z世代”呢?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的生活方式与“网络移民”相比,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互联网成为了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尤其是随着大数据和流量推送的迭新,互联网对“土着”们在价值上和认识上的塑造也日益加深。无论是交友、学习、娱乐,还是培养兴趣爱好、获得价值观念、树立人生方向,Z世代的青年都更加依赖网络。

  我们在网络中被塑造,同时也在塑造着网络生态。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不同价值观、不同生活态度、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广阔的互联网海洋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志同道合的人社交,形成一个个独特的“圈子”。圈层与圈层之间包容共生、体现成就。

  既依赖互联网寻求认同,又在互联网中创造无限可能。Z世代的我们渴望认同与关怀,寻求自我与突破,在茫茫流量中筛选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们都是Z世代青年,享受着网络赋予我们的自由,但也无往不在互联网弊病的枷锁之中。我们是最了解互联网,也是最有能力去塑造它的一代,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和行动。

  “正直为正”,我们作为清醒自知的青年,不能被“信息茧房”包围,把自己束缚在舒适圈中。我们不应被标签化的信息所束缚,例如不以“佛系”包装“摆烂”,不在立场之争中兀自狂欢,而是应当尊重理性、客观,对世界心存敬畏。我们拥有更为广阔的视野,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只有开拓胸襟,慎思明辨,才能真正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与“创新”。

  “正曲为直”,我们之所以受惠于“Z世代”,全然离不开坚固的现实基础和灿烂丰富的社会文化,自然,我们也要积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我们不但要呼吁理性,捍卫价值,把封闭的孤岛相连,建构更好的互联网生态,更要回归现实,发光发热,用“Z世代”之甘霖灌注时代之花,让青春不负于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之重任。

  70年代,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闪耀天宇,无数青年人将青春热血奉献于基础建设,科技研发;80时代的“青年们”砥砺奋进,投身于改革开放,建设港珠澳大湾区,推动祖国经济突飞猛进……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我们才得以继往开来,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世界。不同时代青年的模样,同样也代表着不同年代祖国发展的印记。世界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绚烂。

  作为Z世代的青年,我们有幸切身地见证着世界的巨变,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文化的自信。Z时代的繁华与荣耀裹挟着我们,让我们拥有“双奥”赋予的世界舞台“C位”视角,让我们身上烙印着伟大时代的印记,让每一位青年人都对时代充满归属感与信念感。

  无论过去多少年,“Z世代”终究属于我们这一代人。“Z世代”的精彩夺目,终究要由我们去勾勒,由我们去书写——正如每个时代的样貌,都来自于每个时代青年人的诠释。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