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铲除驾照买分“生意经”不妨试试信用惩罚

发布时间: 2024-08-05 08:25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代扣驾照分!需要的咨询”“大小车!摩托车!原件不超证!不高清的大量接单”“违章报价以当天报价为准,过期下单的作废”……在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有不少“黄牛”买卖驾照分,帮助违规司机代扣分,销量很高。多位受访专家提出,买卖、代扣驾照分,与交通法律制度设计初衷背道而驰,给交通安全和秩序带来风险隐患,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整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遏制此类行为。

  买卖驾照分,在法律上已被明令禁止。2022年4月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对买卖驾照分以及组织他人实施买分卖分牟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规定了相应责任。在此之前,买分卖分行为也被定性为“以欺骗手段影响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办案”,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会被处5日以上10日以下行政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买卖驾照分是违法行为的法律意识,该养成了。

  法律紧盯买分卖分行为,显然不是跟机动车驾驶人“过不去”——处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只有强化责任追究,才能充分发挥记分制度的管理、教育、引导功能,提升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从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买分卖分行为看似“鸡贼”,实则包藏祸心:因为花钱就能逃脱责任追究,交通违法行为人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惩罚,因此很容易重复同样的错误,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驾照买分卖分屡禁不止,一个客观因素是执法存在难度。目前,大量交通违法行为依靠监控取证,但由于技术、距离等原因,很难确定实际违法行为人,由此给买卖双方留下可乘之机。破解这样的技术难题,一方面需要普及高清摄像头,提高监控取证的效率精度;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机动车驾驶人的懂法守法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有必要提高买分卖分行为的违法代价——只有让买卖双方感受到痛感,才能斩断利益链条;只有提高违法的成本与代价,才能防患于未然。

  加大违法成本未必只能依赖拘留和罚款,信用处罚同样不失为一种有效举措。驾照买分卖分既是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信用问题——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首先都违背了诚实守信的社会原则,理应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以个人信用体系日益完善为背景,有必要建立交通违法行为的实名制管理和信用记录机制。只有让“一处失信,处处受制”成为可以预知的后果,才能倒逼每个人都爱惜个人信用的“羽毛”,进而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行为准则。

  需要关注的是,当前,买卖驾照分的行为更多转为了线上,而且十分隐蔽。电商平台上,如果直接搜索“代扣驾照分”“驾照分”,往往没有搜索结果。但是,如果变化一下搜索关键词,就不难发现大量自称“代办车辆业务”的商家。类似的“擦边球”,在电商平台上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对于那些明显有违法律禁令的商品或服务,总有些自作聪明的商家喜欢挂羊头卖狗肉。问题的关键是,当违法生意长期“供销两旺”的时候,电商平台有没有提高警惕,并为此采取积极行动?(赵志疆)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