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天问探火一周年未来我国深空探测更可期
一年前的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迈出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从奔火、环火到落火、巡火,天问一号探测器和祝融号火星车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惊喜和感动。面向未来,我国深空探测领域还有更多亮点值得期待。
截至2021年7月23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68个火星日,累计行驶585米;环绕器在轨运行一周年,距离地球约3.78亿千米,单向通信时延约21分钟,两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
一年间,天问一号成功与火星交会,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迈出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达火星表面,开始在轨测试和巡视探测,传回着陆点全景、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
每个火星日,导航地形相机对沿途地貌进行成像,在行进中次表层雷达、气象测量仪开机探测;行进停止后,表面磁场探测仪开机探测;途中遇到有较高科学探测价值的岩石、沙丘等特殊地貌时,表面成分探测仪、多光谱相机等载荷开展定点探测。
本周,祝融号火星车行驶至巡视探测途中的一处沙丘,拍摄了由风成、风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图像,多台载荷开机对沙丘及周边环境进行探测。
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未来,中国人还将不断续写行星探测的新高度。根据国家航天局此前披露的信息:在行星探测方面,2025年前后,我国将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环绕探测任务,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还将实施木星系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任务。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表示,中国的行星探测工程,统筹考虑工程技术发展和热点科学问题研究的需要,明确在2030年前,以火星探测为重点和主线,按照“一步实现绕着巡、两步完成取样回”的路线进行。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 (06-03) 第6网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座谈会议
- (07-11) 快来海心沙打卡只有一个月
- (10-20) 王毅同尼泊尔外长卡德加通电话
- (04-02) 阿德尔曼:对快船会用卢比奥加巴里
- (06-27) 郭艾伦进NBA选秀名单遗憾落选 8年
- (10-21) 福佳集团荣获2020中国石油和化工企
- (11-26) 中怡康双11研究快报:低价与高质并
- (07-13) 塔利班武装与阿富汗政府军激战
- (09-27) 落地晋江又一国际赛事
- (04-16) 去年今日快船31分逆转勇士刷新季后
- (05-17) 甘肃武威培育重点产业链链长赋能乡
- (10-24) 九九重阳至 关爱老人 就送足力健老
- (11-12) 为人才建好家——深圳市人才安居集
- (09-21) 江苏淮阴工学院五年制专转本报名条
- (10-23) 2020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圆满落幕
- (09-03) 中印边界事态已相当严重 具体是什
- (08-06) 三毛家人与版权方联合声明 具体什
- (09-19) 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 (07-08) 贵州公交坠湖幸存学生:拼命游出
- (10-29) RDPAC进博会访谈|拜耳将携医疗健
- (04-15) 陈赫宿舍4人火了3个唯独他处于不温
- (06-04) 1990年50元四连体的市场行情大翻身
- (10-23) “品字标”让金华制造更具竞争力
- (07-11) 女幼师发与男童亲吻视频 不当言论
- (11-12) 关于敬重卑微阅读答案究竟是什么原
- (09-16) 湖北复航国际客运航线 首条航班飞
- (10-03) 凭借“冬天里的一把火”爆红的费翔
- (09-27) 小卡:J博士是我成长过程中最敬仰
- (08-15) 强科技领跑者强工业排头兵强省会主
- (10-22) 高区将引入一金融企业金地西南侧地
- (08-27) 开源证券维持壹网壹创买入评级公司
- (09-16) 别人家小区一小区给业主发放中秋节
- (05-20) 传递硬科技之火共谱高质量发展新篇
- (05-21) NBA漫画:射雕英雄传! JR史密斯狂
- (09-23) 绽放美丽 预防先行 ——中荷人寿大
- (02-26) 份额5年翻番海尔空调潜力释放
- (05-10) 700万元2021年前四个月螺蛳粉出口
- (11-23) 總書記提到的山海情原型林佔熺他是
- (11-08) 关于虐杀原形2野外实验小组的底层
- (01-15) 恒天财富2021荣耀年会证券投资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