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缅甸巫神节:同性与变性人的狂欢盛会年迈母亲带同性儿子来见识

发布时间: 2021-07-14 07:44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在缅甸曼德勒一座寂静的小山村,每年八月份这里迎来了一年中盛大的巫神节。寻常游客要想找到这里极为困难,一般得求助当地导游才能被带进来。不过同性圈的游客大都知道这座名不经传的小山村,在缅甸人们称它为“同性村”。

  巫神节是为庆祝Min Gyi、Min Lay两个兄弟。传说俩兄弟奉命修建多昂布恩殿,因贪图玩乐误了工程,被蒲甘王朝国王赐下死罪。两人身亡后化作巫神危害民间,最后国王不得不妥协,下令封Min Gyi、Min Lay为两大巫神。

  2017年缅甸巫神节,这座小山村吸引着超过25000名游客共同狂欢,其中绝大部分是同性、或变性游客。

  巫神节通常连续举行8天时间,节日期间有男性缅甸人化妆成女性带着信徒们和游客载歌载舞进行狂欢。这些职业当地人称之为Nat-kadaws,中文翻译为“灵魂之妻”。

  灵魂之妻多为男性扮演,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男同性。节日期间,男子穿上裙子脸上涂满妆容,在神庙内沉醉其中,似乎只有在节日这一天,借助着这个特殊的节日,他们才会以女性的身份公开去展示自己。

  图1,一位变性缅甸人在节日当天露出自信的笑容,她的衣服上写着Taung Pyone Nat Pwe。

  “灵魂之妻”扮演者男性巫师,在缅甸乡村享有极高的地位,备受LGBT成员崇拜。

  节庆期间,巫师们化为女子在神庙里跳舞,身上插满了游客和信徒的纸币。不过若是游客给的现金没有超过50元人民币等额的缅甸纸币,还会遭到村民的耻笑,兴许因为Nat-kadaws在他们心中地位太高的缘故。

  缅甸法律禁止同性行为,但这不意味着说缅甸人排斥同性。不知是宗教教义影响,还是与泰国相隔不远,对于同性现象,一般缅甸人都保持着相对包容的心态。但绝大多数缅甸同性恋情侣都较为低调,极少在公众场合显示自己的性取向。唯有在特殊场合,某些节日比如巫神节,才撕掉平日里的伪装,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许多欧美、港台同性游客喜爱缅甸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比起泰国的开放性和产业化的人妖市场,缅甸的包容让他们更从容的正视自己身份。而对于一些形影单只的同性游客而言,巫神节不止是一场宗教盛会,或许还是一场找到小伙伴的聚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