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用户注册] [用户登录] [退出]

您现在的位置:返回首页

智联招聘高级副总裁王戈:打破性别偏见从职场萌新开始

发布时间: 2021-04-03 10:07 文章来源: 互联网 作者:

  3月31日,上海市女大学生职业飞翔海鸥计划2021年度启动暨海鸥计划·上大湾揭牌仪式在上海大学举行。海鸥计划由上海市妇联、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在2020年联合推出,旨在帮助上海女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学习就业所需的硬技能和软实力,全面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智联招聘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戈应邀出席仪式并发表题为职业梦想,逆风起航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前大学生求职挑战日益增加,女大学生在性别偏见下更多一重挑战,并呼吁扫除性别偏见,打破障碍,让海鸥乘风飞翔。

  

技能价值胜过学历,求职困境催生就业现实主义

  在应届生规模连年创新高的就业压力下,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从一进社会就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据智联招聘春节后就业大数据,市场上针对应届生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21.1%,但求职人数增长更多,达到143.1%,增幅远超需求端。

  王戈在活动中表示,就业困境正在催生求职者的现实主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求稳。薪酬和福利成为大学生求职最看重的条件,国企与事业单位再次以稳定属性胜出,获得大学生更多青睐。

  王戈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本质上在于就业市场需求侧发生了一些变化,学历不再意味着核心竞争力,从智联招聘调研反馈中不难发现,唯学历论正在瓦解,8成应届生认为今年的求职竞争更激烈,其中技能短板成为焦虑源头,在求职困难的归因中,85.3%大学生表示缺乏相关实习经历,48.5%大学生表示缺乏岗位专业技能。

  

性别偏见束缚女性事业,女大学生面临 双重枷锁

  据《2021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中国的性别差异在收录的156个国家中排名107,地位有所倒退。性别偏见依然在限制女性发展,尤其是职业发展。王戈指出,智联招聘的一项研究表明,女大学生就业难度系数(27.7%)高于男大学生(25.5%),且收入水平也较男性低12%。

  性别甚至成为企业招聘的一道准入门槛,智联招聘调研显示,女性在求职时常面对更多偏见,55.8%的女性求职时曾被问询是否婚育,29.6%的女性曾遭遇用人企业限制性别。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有93.7%的女性在追求经济独立,82.8%的女性追求思想独立,以期获得更平等的发展机会。

  社会偏见导致女性难拾信心,内在的不自信也在干扰女性的自我判断,进而缺少勇气。王戈指出,56.2%女性深陷于容貌焦虑之中,依然难摆脱旧的社会评价体系。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女性也未能受益于这一发展红利,在IT管理、软件开发、技术支持等高薪数字化就业岗位中,女性求职者占比均不足30%。

  

  王戈认为,打破性别偏见,帮助女性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有益于经济发展,但这仅靠个体的勇敢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就业环境改善,需要多方共同打造。不仅需要学校提升在校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企业加强职场新人的职业培训,更需要监管机构规范就业市场,逐步消除职场性别偏见。

本文标签: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MORE